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我国律师介入侦查阶段的困境 | 第10-18页 |
(一)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不明确 | 第10-12页 |
(二)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难 | 第12-14页 |
1.律师会见涉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获批准难 | 第12-13页 |
2.律师会见非涉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要经过批准 | 第13页 |
3.侦查机关不及时安排会见 | 第13-14页 |
(三)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时了解案情难 | 第14-15页 |
1.侦查机关派员在场和实施监控 | 第14-15页 |
2.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次数和时间受限 | 第15页 |
(四)律师在侦查阶段无调查取证权 | 第15-16页 |
(五)律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难 | 第16-18页 |
二、我国律师介入侦查阶段的困境之原因分析 | 第18-24页 |
(一)诉讼观念落后 | 第18-20页 |
1.重实体、轻程序,忽视程序的独特价值 | 第18-19页 |
2."无罪推定"原则阙如,"有罪推定"思想尚存 | 第19-20页 |
(二)侦查结构不合理 | 第20-21页 |
(三)传统与现实原因 | 第21-24页 |
三、走出困境——律师在侦查阶段行使辩护权的完善 | 第24-37页 |
(一)明确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 | 第24-26页 |
(二)保障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会见权 | 第26-27页 |
(三)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和申请证据保全权 | 第27-30页 |
(四)在侦查阶段引入法律援助制度 | 第30-32页 |
(五)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言论刑事豁免权 | 第32-37页 |
1.废除《刑法》第306条 | 第32-34页 |
2.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言论刑事豁免权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