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猪链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猪链球菌概述 | 第12-13页 |
·链球菌血清型 | 第12页 |
·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及致病机理 | 第12-13页 |
·临床症状与病理学变化 | 第13页 |
·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因子 | 第13-16页 |
·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和胞外蛋白因子 | 第14页 |
·猪链球菌溶血素 | 第14-15页 |
·IgG结合蛋白 | 第15页 |
·黏附素 | 第15页 |
·荚膜多糖 | 第15-16页 |
·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 | 第16页 |
·猪链球菌2型潜在毒力因子 | 第16-20页 |
·分泌型核酸酶A | 第16页 |
·致病性基因-orf2 | 第16页 |
·38Kd免疫保护性抗原 | 第16-17页 |
·谷氨酸脱氢酶蛋白 | 第17页 |
·精氨酸脱亚氨酸酶系统 | 第17页 |
·酪蛋白酶 | 第17-18页 |
·类胰凝乳蛋白酶 | 第18页 |
·二肽基肽酶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猪链球菌2型SsnA基因克隆及PCR与酶活性检测方法建立 | 第20-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菌株 | 第20页 |
·猪链球菌的培养 | 第20页 |
·克隆载体及相关试剂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猪链球菌染色体DNA提取 | 第21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1-22页 |
·猪链球菌分泌性核酸酶A克隆与测序 | 第22-25页 |
·猪链球菌分泌性核酸酶A PCR检测 | 第25页 |
·核酸酶活性检测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27页 |
·PCR扩增结果与克隆 | 第26页 |
·2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分泌性核酸酶A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6页 |
·PCR方法检测分泌性核酸酶A基因 | 第26-27页 |
·核酸酶活性的检测 | 第27页 |
·讨论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猪链球菌2型ADS基因克隆及PCR检测方法建立 | 第30-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菌株 | 第30页 |
·猪链球菌的培养 | 第30页 |
·克隆载体及相关试剂 | 第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猪链球菌染色体DNA提取 | 第31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1页 |
·猪链球菌2型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克隆与测序 | 第31-35页 |
·猪链球菌2型精氨酸脱亚氨酸酶PCR检测 | 第35页 |
·结果与结论 | 第35-36页 |
·PCR扩增结果与克隆 | 第35-36页 |
·9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6页 |
·PCR方法检测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特异性SsnA和ADS PCR对猪链球菌(重庆株)的检测与比较研究 | 第38-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菌株 | 第38页 |
·猪链球菌的培养 | 第38页 |
·主要试剂与血清 | 第38页 |
·模板制备 | 第38-39页 |
·引物 | 第39页 |
·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 第39-41页 |
·结果 | 第41-45页 |
·重庆地区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 第41页 |
·猪链球菌分泌性核酸酶A克隆与测序分析 | 第41-42页 |
·8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分泌性核酸酶A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2页 |
·猪链球菌分泌性核酸酶A PCR检测 | 第42-43页 |
·核酸酶活性的检测 | 第43-44页 |
·猪链球菌2型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克隆与测序 | 第44页 |
·9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的序列比较 | 第44页 |
·猪链球菌2型精氨酸脱亚氨酸酶PCR检测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8页 |
全文小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附录1:菌种目录 | 第58-60页 |
附录2:8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分泌性核酸酶基因序列比较 | 第60-72页 |
附录3:9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精氨酸脱亚氨酸酶基因序列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