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前言 永不停息的潜流 | 第8-16页 |
第一章 从戏曲到新剧的一座桥梁 | 第16-35页 |
第一节 莎剧最初的传播与接受概览 | 第16-25页 |
第二节 林纤与《吟边燕语》 | 第25-35页 |
第二章 莎士比亚在现代中国的传播 | 第35-70页 |
第一节 “五四”后戏剧界对莎剧的选择与翻译 | 第35-48页 |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莎剧的翻译与改编 | 第48-60页 |
第三节 莎剧演出与现代话剧表导演及舞台艺术的成熟 | 第60-70页 |
第三章 莎剧的审美样式与中国现代戏剧观念的生成与发展 | 第70-95页 |
第一节 莎士比亚悲剧点燃的悲剧激情 | 第70-82页 |
第二节 莎士比亚喜剧投映的喜剧镜像 | 第82-91页 |
第三节 莎剧“审美的距离”及其启示 | 第91-95页 |
第四章 莎士比亚与“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 | 第95-126页 |
第一节 曹禺戏剧人物创造与莎士比亚 | 第97-106页 |
第二节 曹禺诗化戏剧风格与莎士比亚 | 第106-118页 |
第三节 曹禺戏剧结构对莎士比亚的借鉴 | 第118-124页 |
结语 | 第124-126页 |
第五章 从歌德到莎士比亚 | 第126-142页 |
结语: 永恒的主流 | 第142-150页 |
后记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