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内容摘要第1-6页
Content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页
第一章 法院调解制度概述第8-14页
 第一节 法院调解的概念、特征和意义第8-10页
  一、法院调解的概念第8页
  二、法院调解的特征第8-9页
  三、法院调解的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法院调解制度的历史变迁第10-12页
  一、法院调解的渊源——古代调解制度第10页
  二、法院制度的产生第10页
  三、法院调解的发展第10-12页
 第三节 法院调解成因分析第12-14页
  一、商品经济不发达第12-13页
  二、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第13页
  三、司法与行政合一第13-14页
第二章 法院调解制度的比较分析第14-20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调解或和解制度第14-17页
  一、德国第14-15页
  二、法国第15-16页
  三、日本第16-17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调解或和解制度第17-20页
  一、美国第17-18页
  二、英国第18-20页
第三章 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学术探索第20-32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有关调解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第20-26页
  一、立法上的有关规定及缺陷第21-25页
  二、司法中的不足第25-26页
 第二节 法院调解制度改革学术探索第26-32页
  一、法院调解制度研究中的各种观点第26-29页
  二、对改革观点的评述第29-32页
第四章 法院调解制度重塑之路第32-44页
 第一节 构建现代法院调解制度的可行性第32-34页
  一、经济的转型第33页
  二、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提高第33页
  三、法院调解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第33-34页
 第二节 现代法院调解制度价值取向的重新认识第34-35页
  一、自由第34页
  二、效率(成本)第34-35页
 第三节 关于当事人主义定位调解制度的思考第35-37页
 第四节 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路径与方法第37-44页
  一、基本原则地位的转换第37页
  二、当事人主义定位调解的程序设置第37-40页
  三、更好地发挥调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加强对调解弊端的防范第40-43页
  四、提高法官综合素质和调解技巧第43页
  五、加快推进律师队伍的建设第43-44页
结语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魏晋正统观念研究
下一篇:试论行政法治背景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