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 1 前言 | 第11-2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水稻根系的研究 | 第12-17页 |
| ·水稻根系的形态 | 第12-13页 |
| ·水稻根系的活力 | 第13页 |
| ·水稻根系的功能 | 第13-14页 |
| ·水稻根系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反应 | 第14-16页 |
| ·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关系 | 第16-17页 |
| ·植物根系生长对氮素供应的响应 | 第17-19页 |
| ·糖代谢 | 第19-23页 |
| ·蔗糖代谢相关酶 | 第20-23页 |
| ·根系生长与糖代谢的关系 | 第23-24页 |
| ·光照对糖代谢的影响 | 第24-25页 |
| 2 不同供氮水平对水稻根系影响的初步研究 | 第25-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 ·样品处理 | 第26页 |
| ·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26页 |
| ·根系形态的测定 | 第26页 |
| ·可溶性糖的测定 | 第26页 |
| ·植物组织中氮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 ·试验数据计算和处理 | 第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 ·施氮量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 第27-29页 |
| ·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根系和叶相关性状的关系 | 第29-30页 |
| ·以根系特性为依据的聚类分析 | 第30-31页 |
| ·讨论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3 水稻根系对供氮水平的响应及其与糖积累关系的研究 | 第33-7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 ·试验设计 | 第33-34页 |
| ·取样 | 第34页 |
| ·微气候的测定 | 第34页 |
| ·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34-35页 |
| ·叶绿素的测定 | 第35页 |
| ·叶面积的测定 | 第35页 |
| ·根系形态的测定 | 第35页 |
| ·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测定 | 第35-36页 |
| ·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和转化酶的测定 | 第36-37页 |
| ·氮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68页 |
| ·不同供氮水平下植株根系形态及干物质生产量的变化 | 第38-40页 |
| ·不同供氮水平对植株根、茎和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影响 | 第40-44页 |
| ·不同供氮水平下糖代谢相关酶的变化 | 第44-47页 |
| ·植株根系形态参数与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关系 | 第47-49页 |
| ·植株中可溶性糖和淀粉与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 | 第49-53页 |
| ·不同供氮水平对植株地上部生理性状的影响 | 第53-55页 |
| ·光对不同供氮水平下植株地上部生理性状的影响 | 第55-59页 |
| ·光照强度对不同供氮水平下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59-63页 |
| ·光照强度对不同供氮水平下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影响 | 第63-65页 |
| ·光照强度对不同供氮水平下根系形态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影响 | 第65-68页 |
| ·讨论 | 第68-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 附录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