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0页 |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选题的来源 | 第13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3-17页 |
·输导体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4-15页 |
·输导体结构及输导能力 | 第15-16页 |
·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成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0-31页 |
·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机制 | 第21-25页 |
·珠江口盆地形成及演化 | 第22-23页 |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构造演化及机制 | 第23-25页 |
·地层特征 | 第25-28页 |
·石油地质特征 | 第28-31页 |
·充足的油气源 | 第28-29页 |
·良好的储盖组合 | 第29-30页 |
·多种有效的圈闭类型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砂体输导层 | 第31-50页 |
·沉积体系演化 | 第31-37页 |
·古地貌恢复与骨架砂体时空展布 | 第37-47页 |
·古地貌恢复与形态分析 | 第37-43页 |
·骨架砂体时空展布规律 | 第43-47页 |
·骨架砂岩物性及输导能力 | 第47-48页 |
·连通砂体与油气运移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断裂输导体系 | 第50-62页 |
·断层分布与活动特征 | 第50-57页 |
·白云凹陷北坡断裂系统 | 第50-52页 |
·番禺低隆起上反向断裂系统 | 第52-56页 |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断层活动的特点 | 第56-57页 |
·油气充注期次与时间 | 第57-59页 |
·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时期的匹配关系 | 第59-60页 |
·反向断层输导意义实例分析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油气运移方向与路径 | 第62-71页 |
·油气运移方向示踪 | 第62-65页 |
·油气非均质性示踪 | 第62-65页 |
·流体包裹体示踪 | 第65页 |
·古构造脊与油气运移路径 | 第65-69页 |
·T5构造脊对油气运移汇聚的控制作用 | 第69-71页 |
第六章 输导体系的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的时空匹配关系 | 第71-76页 |
·番禺低隆起油气输导体系的特征 | 第71-72页 |
·输导体系与油气演化的时空匹配关系 | 第72-76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