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第2章 我国旧城区控规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26页 |
·我国旧城改造的历史回顾 | 第15-19页 |
·旧城改造的兴起原因 | 第15-16页 |
·旧城改造相关理论的发展 | 第16-18页 |
·我国旧城改造发展的实践回顾 | 第18-19页 |
·控规与旧城改造 | 第19-23页 |
·控规的概念、背景与发展 | 第19-22页 |
·控规在旧城区的地位和作用 | 第22-23页 |
·旧城区的控规实践 | 第23-24页 |
·温州旧城区的控规实践 | 第23-24页 |
·汕头市旧城区改建控规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国内外旧城改造相关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6-34页 |
·美国土地使用管理 | 第26-27页 |
·美国城市规划体系概况 | 第26页 |
·区划(zoning)的本质及内容 | 第26-27页 |
·区划(zoning)与旧城改造 | 第27页 |
·英国地方规划 | 第27-30页 |
·英国城市规划体系概况 | 第27-28页 |
·英国地方规划的内容 | 第28页 |
·英国地方规划的编制程序 | 第28-30页 |
·英国地方规划与旧城改造 | 第30页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城市规划 | 第30-31页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城市规划体系 | 第30-31页 |
·地区图则和租约 | 第31页 |
·香港的旧城改造 | 第31页 |
·深圳法定图则 | 第31-33页 |
·法定图则的内容及编制基础 | 第31-32页 |
·法定图则的编制程序 | 第32页 |
·法定图则的实施评价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当前我国旧城控规的现状与反思 | 第34-50页 |
·我国旧城区控规的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旧城控规的控制力度过小 | 第34页 |
·旧城改造发展中的不平衡 | 第34页 |
·旧城改造的拆与建 | 第34-35页 |
·影响旧城控规实施的前提 | 第35-36页 |
·控规在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6-42页 |
·控规编制中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编制问题 | 第36-38页 |
·控规的覆盖范围 | 第38-39页 |
·现状调查环节 | 第39-40页 |
·用地性质及其分类 | 第40-41页 |
·控规的调整 | 第41页 |
·控规操作过程中的弹性不足 | 第41-42页 |
·控规中重物质轻经济 | 第42页 |
·控规在旧城开发中的调控作用不明显 | 第42-44页 |
·市场失效与控规的调控 | 第42-43页 |
·控规中的产权问题 | 第43-44页 |
·控规中的城市设计与保护 | 第44-45页 |
·控规中城市设计的失效 | 第44页 |
·控规中的城市设计内容 | 第44-45页 |
·控规中的公众参与 | 第45-48页 |
·旧城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控规编制中公众参与不足 | 第46-47页 |
·参与的人群分布不匀 | 第47页 |
·控规中公示的内容过于专业 | 第47-48页 |
·控规中缺少环境保护内容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旧城区控规的特征分析 | 第50-56页 |
·方案对土地价值的再认识 | 第50-51页 |
·社区传统及文脉的继承和发展 | 第51-53页 |
·城市传统概念的延续 | 第51-52页 |
·旧城文脉内涵的延续 | 第52-53页 |
·旧城区地块的划分复杂、功能单一 | 第53-54页 |
·旧城区的交通网络 | 第54-55页 |
·道路系统 | 第54页 |
·停车场、库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旧城控规的编制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 第56-76页 |
·对控规实效性的认识 | 第56-58页 |
·上层面规划的时限性 | 第56页 |
·控规的可操作性 | 第56-57页 |
·专项规划的衔接 | 第57-58页 |
·旧城控规编制的前期工作和基础资料 | 第58-64页 |
·对旧城全局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 第58-60页 |
·在旧城区建立控规的标准分区和编制单元 | 第60-61页 |
·现状调查资料和分析的内容 | 第61-62页 |
·旧城控规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62-64页 |
·旧城控规的指标体系 | 第64-67页 |
·控规指标的完善 | 第64-66页 |
·控规指标的界定 | 第66-67页 |
·旧城控规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 第67-69页 |
·旧城中公众参与的主体和形式 | 第67-68页 |
·确立公众参与的制度 | 第68-69页 |
·旧城控规的修编和调整 | 第69页 |
·旧城区控规的案例研究 | 第69-75页 |
·江阴市南门地区控规案例分析 | 第70-74页 |
·深圳市罗湖02-02 片区(黄贝岭地区)法定图则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