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选题的依据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本文拟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道家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道德教育协同的背景 | 第12-26页 |
第一节 时代呼唤生态道德教育 | 第12-17页 |
一、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 第12-14页 |
二、危机解决呼唤伦理道德 | 第14-16页 |
三、当代生态道德教育概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 第17-21页 |
一、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成就 | 第17-18页 |
二、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1页 |
第三节 道家生态思想对创新当代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 第21-26页 |
一、道家生态思想概述 | 第21-22页 |
二、道家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道德教育协同的可能性 | 第22-23页 |
三、道家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 | 第23-24页 |
四、吸纳道家生态思想,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民族化 | 第24-26页 |
第二章 道家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道德教育的协同 | 第26-48页 |
第一节 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 | 第26-30页 |
一、衡量生态整体之尺度的"道" | 第27-28页 |
二、生态整体观之理想的"德" | 第28页 |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天人合一"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从自然无为到既开发又保护的生态利用观 | 第30-34页 |
第三节 从物无贵贱到生态平等观 | 第34-37页 |
第四节 从"好于道"、"进于技"到绿色科技观 | 第37-40页 |
第五节 从知足寡欲到适度消费观 | 第40-44页 |
第六节 从天地之大美到对自然的审美观 | 第44-48页 |
第三章 道家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道德教育协同的新思路 | 第48-63页 |
第一节 指导协同的新理论:生态现代化 | 第48-49页 |
第二节 道家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道德教育协同的新思路 | 第49-63页 |
一、依托德育阵地,传播生态道德教育 | 第49-50页 |
二、弘扬道家传统,打造特色生态道德教育 | 第50-53页 |
三、游览道教圣地,体悟生态道德教育 | 第53-57页 |
四、发挥大众传媒优势,普及生态道德教育 | 第57-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详细摘要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