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斗的传统造物艺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2页 |
三、文献回顾 | 第12-13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6页 |
五、研究内容及价值 | 第16-17页 |
六、几点说明 | 第17-18页 |
注释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墨斗源流考析 | 第19-50页 |
第一节 绳——墨斗的起源 | 第19-26页 |
第二节 墨斗形制的演变与发展 | 第26-36页 |
第三节 墨斗葫芦造型和方圆结构的成因推测 | 第36-43页 |
注释 | 第43-50页 |
第二章 墨斗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第50-66页 |
第一节 墨斗结构设计分析 | 第50-55页 |
第二节 墨斗功能及工作原理 | 第55-58页 |
第三节 墨斗的人机工学分析 | 第58-63页 |
第四节 墨斗结构及功能设计所体现的技术性 | 第63-65页 |
注释 | 第65-66页 |
第三章 墨斗的造型与装饰艺术 | 第66-97页 |
第一节 墨斗造型与装饰题材及文化寓意 | 第66-88页 |
第二节 墨斗造型与装饰的艺术特色 | 第88-90页 |
第三节 墨斗造型与装饰艺术的形成 | 第90-93页 |
注释 | 第93-97页 |
第四章 墨斗的伦理内涵与行业信仰 | 第97-127页 |
第一节 功能引申出的伦理内涵 | 第97-106页 |
第二节 “绳墨”作为行业职衔的称谓 | 第106-111页 |
第三节 墨斗的行业习俗与禁忌 | 第111-121页 |
第四节 墨斗与鲁班神的信仰渊源 | 第121-122页 |
注释 | 第122-127页 |
结语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