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9页 |
·碳钢腐蚀及防护的科学意义 | 第11页 |
·碳钢的成分与结构 | 第11-12页 |
·碳钢的性能 | 第12-14页 |
·电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指标 | 第13页 |
·磁学性能和磁学性能指标 | 第13页 |
·电化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指标 | 第13-14页 |
·碳钢的腐蚀分类和机理 | 第14-19页 |
·点腐蚀 | 第14-15页 |
·缝隙腐蚀 | 第15-16页 |
·晶间腐蚀 | 第16页 |
·选择性腐蚀:包括成分选择性腐蚀与组织选择性腐蚀 | 第16-17页 |
·应力腐蚀 | 第17页 |
·氢致腐蚀 | 第17页 |
·腐蚀疲劳 | 第17-18页 |
·电偶腐蚀 | 第18页 |
·磨损腐蚀 | 第18-19页 |
·碳钢的防腐措施与分类 | 第19页 |
·缓蚀剂介绍 | 第19-29页 |
·缓蚀剂的种类 | 第19-20页 |
·缓蚀剂的工作原理 | 第20-2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第二章 电化学稳态测量研究缓蚀剂防腐性能 | 第29-40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5页 |
·实验原理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2-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缓蚀剂吸附的影响因素 | 第36页 |
·缓蚀剂吸附对极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缓蚀剂浓度对极化的影响 | 第37页 |
·温度对极化的影响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40页 |
第三章 电化学暂态测量方法研究缓蚀剂防腐机理 | 第40-54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5页 |
·实验原理 | 第41-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51页 |
·拟合电路预测 | 第45-46页 |
·最优拟合电路 | 第46-50页 |
·拟合参数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缓蚀剂浓度对溶液电阻R_S的影响 | 第51页 |
·缓蚀剂浓度对反应电阻R_(r1)的影响 | 第51页 |
·缓蚀剂浓度对反应电阻R_(r2)的影响 | 第51页 |
·缓蚀剂浓度对弥散系数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电化学阶段控制 | 第52页 |
·电磁场对腐蚀行为有影响 | 第52页 |
·拟合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由阻抗谱图分析UP的缓蚀效率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电磁场对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54-65页 |
·引言 | 第54-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电子水垢处理器 | 第56页 |
·电路原理 | 第56-57页 |
·装置示意图 | 第57页 |
·研究内容 | 第57-58页 |
·试验仪器与方法 | 第58页 |
·试验条件 | 第58页 |
·试验结果 | 第58-61页 |
·空载条件下的技术参数 | 第58-59页 |
·加载后的单个波的放大 | 第59页 |
·加载后的整体波形 | 第59-60页 |
·静态和震荡条件下的电化学阻抗谱 | 第60-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除垢仪的频率对体系的影响 | 第61-62页 |
·除垢仪产生的电磁场对45钢/自来水界面体系的影响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