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辙诗文创作与北宋党争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序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苏辙政治态度及命运与北宋党争 | 第11-32页 |
第一节 熙丰变法前苏辙的政治态度 | 第11-16页 |
第二节 熙丰变法时期苏辙的政治态度及命运 | 第16-23页 |
(一) 苏辙与王安石新法之争 | 第17-20页 |
(二) 苏辙与“乌台诗案”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元祐党争时期苏辙与新旧党之关系及命运 | 第23-32页 |
(一) 苏辙对新党之态度 | 第23-27页 |
(二) 苏辙与元祐旧党之关系 | 第27-32页 |
第二章 苏辙心态及处世哲学与北宋党争 | 第32-67页 |
第一节 苏辙参政与畏祸的矛盾心态 | 第32-43页 |
(一) 熙、丰时期既欲参政又畏祸及的矛盾心态 | 第32-38页 |
(二) 元枯时期既欲博忠直之名又畏祸及的矛盾心态 | 第38-40页 |
(三) 绍圣之后既杜门避祸又关心时局之矛盾心态 | 第40-43页 |
第二节 挥之不去的归隐情结 | 第43-53页 |
(一) 甘泉香稻忆归田:对田园生活之向往 | 第44-47页 |
(二) 目断家山空记路:浓浓思乡之情 | 第47-50页 |
(三) 永怀江海旧渔樵:寄兴于山林渔樵 | 第50-53页 |
第三节 儒释道结合的人生哲学 | 第53-67页 |
(一) 儒家自适自足之人生哲学 | 第53-57页 |
(二) 适性为悦、乐天知命之人生哲学 | 第57-62页 |
(三) 禅宗与苏辙空幻人生观 | 第62-67页 |
第三章 苏辙文学创作之价值取向 | 第67-91页 |
第一节 “善则美”“恶则刺”之价值取向 | 第67-77页 |
(一) 散文创作之政争与美刺功能 | 第67-74页 |
(二) 托诗以讽 | 第74-77页 |
第二节 以理遣情之价值取向 | 第77-91页 |
(一) 超然闲旷之散文创作 | 第78-82页 |
(二) 寓悲哀于闲淡雅适的诗歌创作 | 第82-91页 |
总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