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菌根真菌资源研究 | 第11-16页 |
·内生菌根真菌资源研究 | 第11-14页 |
·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研究 | 第14-15页 |
·盐碱土中菌根真菌资源 | 第15-16页 |
·菌根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第16-18页 |
·内生菌根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机理 | 第18-22页 |
·提高植株矿质元素吸收及代谢 | 第18页 |
·改变植株Na 和Cl 含量,促进植物体内元素平衡 | 第18-19页 |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 第19页 |
·提高植物组织的渗透调节能力 | 第19页 |
·改变植物抗氧化物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甘肃盐碱土中AM 真菌侵染特性及资源 | 第22-37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采样方法 | 第22-23页 |
·菌根结构特征观察 | 第23页 |
·菌根侵染率测定 | 第23页 |
·孢子密度的测定 | 第23页 |
·AM 真菌鉴定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6页 |
·宿主植物对AM 真菌的影响 | 第24-26页 |
·土壤类型对AM 真菌的影响 | 第26-27页 |
·甘肃盐碱地AM 真菌资源 | 第27-33页 |
·AM 真菌的分布 | 第33-3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AM 真菌的接种效应 | 第37-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试验设计 | 第37页 |
·样品的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植物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刺槐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刺槐电解质透出率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刺槐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盐胁迫下接种AM 真菌对玉米叶片脯氨酸积累的影响 | 第41-4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纯培养条件下外生菌根的耐盐性 | 第43-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供试菌种和培养基 | 第43页 |
·盐胁迫对菌根真菌菌丝生长的测定 | 第43页 |
·盐胁迫对菌根真菌菌丝生物量的测定 | 第43页 |
·菌丝体钠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NaCl 胁迫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第44-48页 |
·Na_2SO_4 胁迫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第48-5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盐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 第54-5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4-55页 |
·供试材料 | 第54页 |
·试验设计 | 第54页 |
·供试材料培养 | 第54页 |
·形态及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54-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外生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56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植物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58页 |
·不同盐分胁迫对植物电解质透出率的影响 | 第5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甘肃盐碱土中的AM 真菌资源 | 第59页 |
·AM 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效应 | 第59页 |
·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条件下耐盐性 | 第59页 |
·外生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效应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2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图版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