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引言 | 第13-28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3-18页 |
第二节 研究资料综述 | 第18-21页 |
第三节 研究议程 | 第21-25页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方法 | 第25-28页 |
第一章 以色列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形成 | 第28-52页 |
第一节 俄罗斯犹太人的形成和境遇 | 第28-34页 |
第二节 移民巴勒斯坦的起步和发展 | 第34-42页 |
第三节 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形成 | 第42-5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二章 以色列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 | 第52-68页 |
第一节 在压抑和同化中的文化抗争 | 第52-57页 |
第二节 犹太教对民族信念的支撑 | 第57-62页 |
第三节 封闭排异的民族主义情感 | 第62-67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三章 以色列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国家认同及其影响 | 第68-82页 |
第一节 在历史和地理中的文化自觉 | 第68-69页 |
第二节 认同迁移与双重认同 | 第69-77页 |
第三节 保卫国家生存资源 | 第77-8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80-82页 |
第四章 以色列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族群认同及其影响 | 第82-101页 |
第一节 在排异和聚合中的文化传承 | 第82-89页 |
第二节 “俄罗斯街”与移民社团 | 第89-94页 |
第三节 反对拆除定居点 | 第94-9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以色列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社会认同及其影响 | 第101-126页 |
第一节 在适应和发展中的文化融合 | 第101-108页 |
第二节 推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 第108-112页 |
第三节 获取政治话语权 | 第112-124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六章 以色列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对以俄关系的影响 | 第126-147页 |
第一节 以苏关系与犹太移民浪潮 | 第126-129页 |
第二节 以俄关系的桥梁 | 第129-134页 |
第三节 今日俄罗斯的反犹主义 | 第134-141页 |
第四节 “俄罗斯情结”与移民“回流” | 第141-147页 |
结语 | 第147-150页 |
后记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2页 |
附录:1948—2001 年俄罗斯犹太人移民人数统计参考 | 第162-178页 |
1948—2001 年俄罗斯犹太人移民总数和移民以色列人数 | 第162-163页 |
1948—1966 年俄罗斯犹太人移民总数和移民以色列人数 | 第163-164页 |
1967—1988 年俄罗斯犹太人移民总数和移民以色列人数 | 第164-165页 |
1989—2001 年俄罗斯犹太人移民总数和移民以色列人数 | 第165-166页 |
译名表 | 第166-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