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绪论 | 第13-36页 |
一 | 第13-18页 |
二 | 第18-27页 |
三 | 第27-32页 |
四 | 第32-36页 |
第一章 五四新文化语境中的译诗 | 第36-95页 |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译诗热潮 | 第36-57页 |
第二节 五四译诗的时代特质 | 第57-62页 |
第三节 早期中国新诗中的译诗痕迹 | 第62-91页 |
第四节 译诗: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影响的中介 | 第91-95页 |
第二章 五四译诗与中国新诗语言表达的更新 | 第95-151页 |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译诗语言观 | 第95-102页 |
第二节 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语言的欧化 | 第102-121页 |
第三节 日语对早期中国新诗语言的影响 | 第121-128页 |
第四节 译诗与中国新诗语言表达方式的更新 | 第128-151页 |
第三章 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的诗体形式 | 第151-177页 |
第一节 译诗与自由诗 | 第151-157页 |
第二节 译诗与现代格律诗 | 第157-164页 |
第三节 译诗与散文诗 | 第164-167页 |
附一 译诗与小诗 | 第167-173页 |
附二 译诗与叙事长诗 | 第173-177页 |
第四章 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创作 | 第177-195页 |
第一节 译诗与中国新诗创作的关系 | 第177-183页 |
第二节 译诗对非译者创作的影响 | 第183-189页 |
第三节 译诗对译者创作的影响 | 第189-195页 |
第五章 潜在译诗对早期新诗创作的影响 | 第195-239页 |
第一节 潜在翻译:一种客观存在的翻译样式 | 第195-208页 |
第二节 作为诗歌创作手段的潜在翻译 | 第208-214页 |
第三节 潜在译诗对译者创作的影响 | 第214-239页 |
第六章 五四译诗对早期中国新诗的整体影响 | 第239-268页 |
第一节 五四译诗与早期新诗文体地位的确立 | 第239-246页 |
第二节 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更新 | 第246-258页 |
第三节 翻译的现代性:五四译诗与早期新诗的现代性 | 第258-268页 |
结语 | 第268-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283页 |
附录 | 第283-303页 |
2004-2007年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303-305页 |
后记 | 第305-3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