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论构建和谐社会对现代性的创新及其意义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导言第9-14页
   ·论题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论题的研究综述第10-12页
   ·论题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理论意义第12-13页
     ·现实意义第13页
   ·论题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现代化与现代性第14-25页
   ·现代化与现代性的界定第14-17页
     ·什么是现代化第14-15页
     ·什么是现代性第15-16页
     ·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关系第16-17页
   ·现代性的特征第17-21页
     ·现代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第17-18页
     ·现代性的运动性第18-19页
     ·现代性的两面性第19-20页
     ·现代性的开放性第20页
     ·现代性的反思性第20-21页
   ·现代性的反思与修正第21-25页
     ·西方现代社会现代性问题的省察与反思第22页
     ·现代性反思的启示第22-25页
3 构建和谐社会与现代性第25-34页
   ·中国早期现代性思潮的演变第25-27页
     ·现代性意识的启蒙第25-26页
     ·现代性意识的明确显示第26页
     ·现代性意识的初步形成第26-27页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性认识的不断深化第27-30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现代性的探索与反思第27-28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现代性的新探索第28-29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新发展第29页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现代性认识的新飞跃第29-30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性反思的结晶第30-34页
     ·发展理念第30-31页
     ·民主理念第31页
     ·公平理念第31-32页
     ·自然理念第32-33页
     ·价值理念第33-34页
4 构建和谐社会对现代性的创新点第34-51页
   ·构建和谐社会丰富了现代性的内涵第34-36页
     ·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第34-35页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第35-36页
   ·构建和谐社会扩展了现代性的维度第36-39页
     ·领域维度更强调社会协调发展第36-37页
     ·理念维度强调以人为本第37-38页
     ·操作维度强调评价现代化进程指标的和谐第38-39页
   ·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了现代性的价值第39-43页
     ·现代化是历史必然性与价值选择性的统一第39-40页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现代性价值目标修正的必然结果第40-41页
     ·和谐社会促进了现代性价值取向的转变第41-43页
   ·构建和谐社会完善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第43-47页
     ·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演变第43-45页
     ·构建和谐社会对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大发展第45-47页
   ·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实现现代性的新模式第47-51页
     ·现代性模式的内涵第47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性模式艰辛探索的成果第47-49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经典现代性模式的超越第49-51页
5 构建和谐社会对现代性创新的当代意义第51-62页
   ·推动了现代化理论的创新第51-53页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第51-52页
     ·拓了现代化认识的新境界第52-53页
   ·为新型现代性的建构指明了方向第53-56页
     ·中国新现代性建构的几种思考第53-54页
     ·新型现代性的建构方向第54-56页
   ·推动中国现代化又好又快地发展第56-62页
     ·推动了现代化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第56-57页
     ·现代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互动第57-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廉价政府构建研究
下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规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