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载蛋白药物双层微球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43页
 1. 微球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1-15页
 2. 双层微球第15-18页
 3. 壳聚糖微球的研究进展第18-24页
 4. 蛋白药物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4-36页
 5.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36-37页
 6. 研究的创新点第37页
 7. 参考文献第37-43页
第二部分 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第43-54页
 前言第43-45页
 1. 试剂和仪器第45页
 2. 实验方法第45-47页
   ·壳聚糖的提纯第45页
   ·微球的制备第45-47页
   ·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双层微球的表征第47页
   ·统计学处理第4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微球表面及截面的SEM观察第47-49页
   ·微球粒径分析第49-50页
   ·微球表面Zeta电位测定第50-51页
   ·微球FTIR测定第51-52页
 4. 小结第52页
 5.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三部分 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因素及其影响研究第54-76页
 前言第54页
 1. 试剂和仪器第54-55页
 2. 实验方法第55-56页
   ·CHS-HA微球的制备第56页
   ·影响因素的考察第56页
   ·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微球的表征第5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6-73页
   ·最佳反应pH值的沉淀法测定结果第56-58页
   ·油水体积比对CHS-HA微球制备的影响第58-60页
   ·表面活性剂对CHS-HA微球制备的影响第60-63页
   ·外水相pH对CHS-HA微球制备的影响第63-66页
   ·外水相浓度对CHS-HA微球制备的影响第66-69页
   ·搅拌时间对CHS-HA微球制备的影响第69-71页
   ·搅拌速度对CHS-HA微球制备的影响第71-73页
 4. 小结第73-74页
 5.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四部分 载胰岛素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第76-98页
 前言第76-78页
 1. 试剂和仪器第78页
 2. 实验方法第78-82页
   ·载胰岛素CHS-HA双层微球的制备第78-79页
   ·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第79-80页
   ·正交设计筛选处方第80-81页
   ·单双层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比较第81页
   ·统计学处理第81-8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82-96页
   ·胰岛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第82页
   ·胰岛素的标准曲线和方程第82-83页
   ·测定方法回收率考察结果第83-84页
   ·测定方法精密度测定第84页
   ·正交设计实验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结果第84-95页
   ·最佳制备工艺的确定第95-96页
   ·单、双层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第96页
 4. 小结第96-97页
 5. 参考文献第97-98页
第五部分 载胰岛素壳聚糖—透明质酸钠微球的体外释放及胰岛素活性研究第98-116页
 前言第98页
 1. 试剂和仪器第98页
 2. 实验方法第98-103页
   ·CHS-TPP微球和CHS-HA微球的制备第98-99页
   ·胰岛素体外释放测定第99-100页
   ·活性胰岛素含量测定第100-103页
   ·统计学处理第10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03-113页
   ·释放测定方法回收率及释放介质的选择第103-104页
   ·胰岛素在释放介质中的稳定性考察第104-107页
   ·体外释放曲线第107页
   ·胰岛素微球体外释药的规律第107-108页
   ·释药曲线的方程拟合第108-110页
   ·RIA测定胰岛素活性标准曲线的绘制第110-112页
   ·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活性的回收率实验第112页
   ·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累积释放曲线第112-113页
 4. 小结第113-114页
 5. 参考文献第114-116页
全文总结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链孢菌cDNA文库构建及激活蛋白基因克隆与融合表达
下一篇:高+Gz致肺损伤机制及黄芪保护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