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行政不作为的一般理论阐释 | 第13-28页 |
(一) 行政权的价值定位 | 第13-15页 |
(二) 行政不作为的涵义和特征 | 第15-22页 |
1.行政不作为的涵义 | 第15-20页 |
2.行政不作为的特征 | 第20-22页 |
(三)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 第22-24页 |
1.行政不作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 | 第22页 |
2.行政主体具有作为的行政义务 | 第22页 |
3.行政主体具有履行行政义务的可能性 | 第22-23页 |
4.行政主体在客观上具有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内不履行行政义务的事实 | 第23-24页 |
(四) 行政不作为的前提:行政作为义务 | 第24-28页 |
1.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行政作为义务 | 第24页 |
2.特定行政主体的特定的行政作为义务 | 第24-25页 |
3.行政合同、行政承诺等契约行为产生的行政作为义务 | 第25-26页 |
4.先行行为引起的行政作为义务 | 第26页 |
5.信赖利益引发的行政作为义务 | 第26-28页 |
二、行政不作为司法审查的范围及特点 | 第28-32页 |
(一) 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范围 | 第28-30页 |
(二) 行政不作为案件的主要特点 | 第30-32页 |
1.案件数量增长迅速 | 第30页 |
2.被告败诉率呈上升趋势 | 第30页 |
3.审理依据缺乏 | 第30页 |
4.执行难度大 | 第30-32页 |
三、行政不作为案件起诉期限的确定 | 第32-36页 |
(一) 关于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起诉时机 | 第32-34页 |
(二) 关于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起诉期限 | 第34-36页 |
四、行政不作为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与承担 | 第36-46页 |
(一)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 | 第36-40页 |
(二) 行政不作为案件中当事人分担不同事项的举证责任 | 第40-46页 |
1.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 第40-44页 |
2.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 第44-46页 |
五、行政不作为案件中赔偿责任的确定 | 第46-59页 |
(一) 行政不作为国家负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及其价值 | 第46-50页 |
(二) 行政不作为国家负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50-52页 |
1.行政不作为成立 | 第50页 |
2.须有损害结果发生 | 第50-51页 |
3.行政不作为侵权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51-52页 |
(三) 行政不作为国家负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52-54页 |
(四) 行政不作为侵权与民事侵权混合时赔偿责任的认定 | 第54-57页 |
1.行政不作为侵权与民事侵权的区别 | 第54-55页 |
2.混合侵权行为赔偿责任的认定 | 第55-57页 |
(五) 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的免除 | 第57-59页 |
六、行政不作为案件裁判形式的选择 | 第59-63页 |
(一) 履行判决的适用范围 | 第59-60页 |
(二) 法院判决被告履行法定职责的限度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