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3页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8-9页 |
1.2 高等植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9-14页 |
1.2.1 湿地系统 | 第10-11页 |
1.2.2 水生植物塘 | 第11-12页 |
1.2.3 生态浮床技术 | 第12-13页 |
1.2.4 营养液膜技术(NFT) | 第13-14页 |
1.2.5 Living machines | 第14页 |
1.3 植物净水的机理 | 第14-17页 |
1.3.1 植物的吸收作用 | 第14-16页 |
1.3.2 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 第16页 |
1.3.3 根系的吸附、过滤和沉淀作用 | 第16-17页 |
1.3.4 植物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 第17页 |
1.4 修复物种的选择 | 第17页 |
1.5 植物净化的优势和缺点 | 第17-18页 |
1.5.1 植物净化技术的优势 | 第17-18页 |
1.5.2 植物净化存在的缺点 | 第18页 |
1.6 本次实验的供试植物 | 第18-21页 |
1.6.1 供试植物简介 | 第18-20页 |
1.6.2 美人蕉、风车草和野芋在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7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8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2.1.1 实验用水 | 第23-2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1.3 实验装置图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2.1 实验前期准备工作 | 第25-26页 |
2.2.2 植物的养护措施 | 第26页 |
2.2.3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2.2.4 水质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第3章 漂浮栽培花叶美人蕉等植物处理生活废水 | 第28-57页 |
3.1 静态实验期间的气象条件 | 第28-29页 |
3.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29-57页 |
3.2.1 标准曲线 | 第29-30页 |
3.2.2 静态实验花叶美人蕉等三种植物漂浮栽培的生长状况 | 第30-36页 |
3.2.3 实验初期花叶美人蕉、野芋和风车草对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净化作用 | 第36-41页 |
3.2.4 花叶美人蕉、野芋和风车草对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净化作用 | 第41-57页 |
第4章 植物净化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净化研究 | 第57-90页 |
4.1 动态实验阶段的气象条件 | 第57页 |
4.2 动态实验阶段的实验设计 | 第57-89页 |
4.2.1 系统进水的选用进水方式和运行参数的设计 | 第57-59页 |
4.2.2 进水水样的采集、实验周期 | 第59页 |
4.2.3 实验中采取的措施 | 第59页 |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89页 |
4.3 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5.1 结论 | 第90-92页 |
5.2 存在的问题及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92-93页 |
5.3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个人简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