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纤维蛋白原和载脂蛋白免疫共振散射光谱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1-38页
 1 共振散射技术第11-14页
   ·共振散射技术的理论基础第11页
   ·共振散射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11-14页
     ·共振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第11-13页
     ·共振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第13页
     ·共振散射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第13页
     ·共振散射技术在痕量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与表面活性剂测定中的应用第13-14页
     ·共振散射技术在其它分析中的应用第14页
   ·共振散射技术在液相金纳米微粒研究中的应用第14页
 2 金纳米微粒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第14-20页
   ·金纳米微粒的制备第14-15页
     ·化学法第14-15页
     ·物理法第15页
   ·金纳米微粒的表征第15-16页
     ·透射电镜法第15-16页
     ·X 射线衍射法第16页
     ·表面光电压光谱第16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第16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16页
     ·共振散射光谱第16页
   ·金纳米微粒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第16-18页
     ·光学探针第17页
     ·电化学探针第17-18页
   ·金标免疫分析第18-20页
     ·电化学免疫探针第18页
     ·斑点免疫金渗滤分析第18-19页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第19-20页
 3 纤维蛋白原和载脂蛋白分析进展第20-22页
   ·纤维蛋白原的分析进展第20-21页
     ·功能测定法第20页
     ·物理化学测定法第20页
     ·免疫学测定法第20-21页
     ·其它测定方法第21页
   ·载脂蛋白的分析进展第21-22页
     ·单向免疫扩散法第21页
     ·电免疫测定法第21页
     ·放射免疫法第21-22页
     ·免疫比浊法第22页
     ·酶联免疫法第22页
 4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内容第22页
 5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22-23页
 6 参考文献第23-38页
第二部分 免疫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第38-46页
 1 引言第38页
 2 实验部分第38-39页
   ·试剂与仪器第38页
   ·免疫共振散射实验方法第38-3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共振散射光谱第39-40页
   ·pH 值、缓冲溶液用量的选择第40-41页
   ·不同聚乙二醇浓度的影响第41页
   ·羊抗人纤维蛋白原用量的影响第41-42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2页
   ·线性关系第42页
   ·共存物质的影响第42-43页
   ·样品的测定第43-44页
 4 参考文献第44-46页
第三部分 金纳米标记免疫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测定痕量纤维蛋白原第46-58页
 1 引言第46-47页
 2 实验部分第47-50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7页
   ·胶体金的制备与质量鉴定第47-48页
   ·免疫金探针的制备第48-49页
     ·羊抗人纤维蛋白原预处理第48页
     ·胶体金p H 值的调节第48页
     ·抗人纤维蛋白原用量的确定第48-49页
     ·羊抗人纤维蛋白原的标记第49页
   ·免疫共振散射实验方法第49-5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0-55页
   ·共振散射光谱第51页
   ·pH 值、缓冲溶液种类及用量的选择第51-52页
   ·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浓度的影响第52-53页
   ·金标羊抗人纤维蛋白原用量的影响第53页
   ·超声波辐照时间的影响第53-54页
   ·线性关系第54页
   ·共存物质的影响第54页
   ·样品的测定第54-55页
 4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四部分 载脂蛋白A1 与B 的免疫共振散射光谱分析第58-66页
 1 引言第58页
 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试剂与仪器第58页
   ·免疫共振散射实验方法第58-5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9-64页
   ·共振散射光谱第59-60页
   ·pH 值、缓冲溶液用量的选择第60-61页
   ·羊抗人载脂蛋白用量的影响第61页
   ·不同聚乙二醇浓度的影响第61-62页
   ·体系的稳定性第62-63页
   ·线性关系第63页
   ·共存物质的影响第63-64页
   ·样品的测定第64页
 4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五部分 痕量载脂蛋白AI 与B 的纳米金标记免疫共振散射光谱分析第66-80页
 1 引言第66页
 2 实验部分第66-70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66-67页
   ·胶体金制备与质量鉴定第67页
   ·免疫金探针的制备第67-69页
     ·羊抗人载脂蛋白AI 及B 的预处理第67页
     ·胶体金pH 值的调节第67-68页
     ·APOAI 与APOB 抗体用量的确定第68页
     ·APOAI 与APOB 的标记第68-69页
   ·免疫共振散射实验方法第69-7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0-78页
   ·共振散射光谱第71-72页
   ·pH 值、缓冲溶液用量的选择第72-74页
   ·金标羊抗人 APOAI 与羊抗人 APOB 用量的影响第74页
   ·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浓度的影响第74-75页
   ·超声波辐照时间的影响第75-76页
   ·线性关系第76页
   ·共存物质的影响第76-77页
   ·样品的测定第77-78页
 4 参考文献第78-80页
总结第80-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题录第81-82页
致 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亚洲百合组织培养与其形态发生途径的研究
下一篇: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及对香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