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序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网络犯罪的现状与趋势 | 第8-14页 |
一、网络犯罪的现状 | 第8-10页 |
二、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一) 网络钓鱼事件更加普遍 | 第10-11页 |
(二) 间谍软件的广泛传播 | 第11-12页 |
(三) 商业化网络攻击出现 | 第12-13页 |
(四) 网络犯罪的跨平台化整合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网络犯罪的概念分析 | 第14-22页 |
一、网络犯罪的名称由来 | 第14页 |
二、网络犯罪的概念演进 | 第14-19页 |
(一) 计算机犯罪阶段 | 第14-17页 |
(二) 网络犯罪阶段 | 第17-19页 |
三、网络犯罪的重新界定 | 第19-22页 |
第三部分、网络犯罪的构成特征 | 第22-30页 |
一、网络犯罪的主体特征 | 第22-24页 |
二、网络犯罪的主观特征 | 第24-26页 |
三、网络犯罪的客观特征 | 第26-28页 |
四、网络犯罪的客体特征 | 第28-30页 |
第四部分、网络犯罪的立法与完善 | 第30-46页 |
一、各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状况 | 第30-37页 |
(一) 美国网络犯罪立法状况 | 第30-32页 |
(二) 其他国家网络犯罪立法状况 | 第32-36页 |
(三) 网络犯罪立法模式 | 第36-37页 |
二、《网络犯罪公约》 | 第37-39页 |
三、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状况 | 第39-41页 |
(一) 我国大陆网络犯罪立法状况 | 第39-40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网络犯罪立法状况 | 第40-41页 |
四、我国网络犯罪刑事立法完善 | 第41-46页 |
(一) 对刑法总则的完善 | 第41-42页 |
(二) 对刑法分则的完善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