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互联网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与应对

序言第1-11页
 (一) 选题的意义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 论文研究方法第10页
 (四) 论文创新点第10-11页
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及文化安全概念界定第11-13页
 (一)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分析第11-12页
 (二) 文化安全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二、互联网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与挑战第13-29页
 (一) 互联网对我国国民文化认同的挑战第13-16页
 (二) 互联网对我国国民价值观念的冲击第16-19页
 (三) 互联网上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第19-22页
 (四) 互联网对我国意识形态构建方式的挑战第22-25页
 (五) 互联网对我国文化利益的冲击第25-27页
 (六) 互联网对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第27-29页
三、互联网对我国文化安全形成冲击的原因分析第29-34页
 (一) 我国意识形态宣传的网络阵地尚不完善第29页
 (二) 对优秀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不足第29-31页
 (三) 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第31-32页
 (四) 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长期依靠国外第32页
 (五) 我国互联网注册监管及相关立法存在缺陷第32-34页
四、网络时代我国文化安全战略的构建第34-40页
 (一) 大力加强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第34-35页
 (二) 利用网络大力宣传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第35-36页
 (三)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构筑信息安全战略的紧迫感第36-37页
 (四) 加强互联网的技术研发第37-38页
 (五) 加强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建设第38-39页
 (六) 积极椎动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注释第41-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幽门螺杆菌促癌与胃癌化学预防机制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