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6-7页 |
| 第2章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 第7-21页 |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含义 | 第7页 |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7-10页 |
| ·夫权时代 | 第7-8页 |
| ·近现代立法的进步 | 第8-9页 |
|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立法 | 第9-10页 |
| ·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10-13页 |
| ·主观过错 | 第10-11页 |
| ·违法行为 | 第11页 |
| ·损害结果 | 第11-12页 |
| ·因果关系 | 第12-13页 |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 | 第13-17页 |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特点 | 第17-19页 |
| ·与经济帮助制度的比较 | 第17-18页 |
| ·与分割共同财产原则的比较 | 第18-19页 |
| ·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 第19-21页 |
| ·是婚姻义务的内在要求 | 第19页 |
| ·是司法实践的需要 | 第19-21页 |
| 第3章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论基础 | 第21-42页 |
|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观念基础 | 第21-25页 |
| ·社会地位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 | 第21-22页 |
| ·从夫妻一体主义到夫妻分体主义 | 第22-23页 |
| ·离婚原则的变迁 | 第23-25页 |
|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理论的诸观点 | 第25-28页 |
| ·违约说及依据 | 第26-27页 |
| ·侵权说及依据 | 第27-28页 |
|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观点确认 | 第28-42页 |
| ·违约说不适用于婚姻家庭关系 | 第28-32页 |
| ·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应属侵权赔偿 | 第32-38页 |
| ·侵权说的构建 | 第38-42页 |
| 第4章 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 第42-49页 |
| ·设立配偶权制度作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权利基础 | 第42-45页 |
| ·配偶权是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原权利 | 第42页 |
| ·应规定的配偶权内容 | 第42-45页 |
| ·赔偿义务主体应当包括第三人 | 第45-47页 |
| ·明确抚慰金的计算标准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详细摘要 | 第5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