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公共行政民主化进程中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研究--兼以湖北省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为个案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序言第11-17页
 (一) 本文研究的主题及视角第11-12页
 (二) 相关研究的成果及进展第12-13页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旨第13-15页
 (四) 本文的结构及创新第15-17页
一、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概念与框架第17-28页
 (一) 概念厘定第17-22页
  1. 行政民主化:公共行政的一般理论第17-20页
  2. 公开选拔:干部人事制度的创新成果第20页
  3. 公共行政民主化与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关系第20-22页
 (二) 框架勾勒第22-28页
  1. 四项基本原则交互作用第22-24页
  2. 五种子制度板块共同支撑第24-28页
二、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第28-50页
 (一) 历史回望第28-32页
  1. 试验探索阶段(1980年—1987年)第28-29页
  2. 改进推广阶段(1988年—1998年)第29-30页
  3. 制度推行阶段(1999年至今)第30-32页
 (二) 现况扫描第32-45页
  1. 公选工作取得的成效第32-34页
   (1) 深化了理论,扩大了民主第32-33页
   (2) 拓宽了渠道,树立了导向第33页
   (3) 突破了封闭,走向了开放第33页
   (4) 增强了透明度,纠正了不正之风第33-34页
  2. 个案:湖北省2005年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第34-40页
   (1) 公选过程综述第34-38页
   (2) 公选特点评述第38-39页
   (3) 公选干部追踪第39-40页
  3. 各地公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40-45页
   (1) 制度推行不得力,深层改革未触及第40-41页
   (2) 公选的时间不确定,运行成本相对较高第41页
   (3) 职位标准弹性小,资格审查“一刀切”第41-43页
   (4) 笔试内容欠规范,面试环节欠科学第43-44页
   (5) 考察环节重形式,制度配套不理想第44-45页
 (三) 成因剖析第45-50页
  1. 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第46页
  2. 思想观念难以突破第46-48页
  3. 利益因素相互影响第48页
  4. 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第48-50页
三、完善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思路与举措第50-61页
 (一) 思路概观第50-52页
  1. 立足实际,丰富理论第50-51页
  2. 面向未来,勇于创新第51-52页
 (二) 举措构建第52-61页
  1. 依托市场经济,推行政务公开第53页
  2. 构建制度体系,完善运行机制第53-55页
  3. 改进考试方法,加大考察力度第55-58页
  4. 加强干部协调,维护班子稳定第58-59页
  5. 促进民主管理,实现法治转变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第65-70页
后记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象山港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及多糖对黄鳝免疫力的影响
下一篇:双身虫亚科和中国的盾腹虫属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