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意象之文学阐释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意象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晚唐体与晚唐体诗歌意象构成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晚唐体 | 第15-20页 |
第二节 晚唐体诗歌意象选择与构成的特点 | 第20-25页 |
第三章 晚唐体诗歌意象的丰富内蕴 | 第25-46页 |
第一节 苦寒内敛的心态——以落叶、鸣蛩意象为中心 | 第25-32页 |
第二节 对山水自然的观悟——以林、泉意象为中心 | 第32-39页 |
第三节 闲逸心性与独立人格——以梅、鹤意象为中心 | 第39-46页 |
第四章 晚唐体诗歌意象组合的审美境界 | 第46-59页 |
第一节 荒寒境界的塑造 | 第46-52页 |
第二节 清的审美趣味的追求 | 第52-59页 |
结论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附录B 宋初晚唐体诗歌研究文献资料索引 | 第67-70页 |
致 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