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工程事故控制和处理的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研究状况分析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16-1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工程事故概述及常用事故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19-37页 |
·建筑工程事故的概述 | 第19-23页 |
·工程事故的构成和基本特点 | 第19-20页 |
·建筑事故等级分类 | 第20页 |
·建筑工程事故产生的因素 | 第20-23页 |
·造成工程事故发生的总体因素 | 第21-22页 |
·造成工程事故的各种局部因素 | 第22-23页 |
·工程事故的处理程序 | 第23-25页 |
·工程事故原因分析评价研究 | 第25-36页 |
·工程事故原因分析评价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 第25-26页 |
·常用工程事故评价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 第26-36页 |
·国外事故评价方法研究与进展 | 第26-28页 |
·国内事故评价方法研究与进展 | 第28-34页 |
·各种事故评价方法在原因分析评价中的优劣比较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基于工程事故原因评价模型的质量反馈控制模式原理研究 | 第37-71页 |
·模式介绍 | 第37页 |
·FEA模型的建立 | 第37-49页 |
·工程事故概况调查 | 第37-39页 |
·采用故障树过程分析法进行原因判断 | 第39页 |
·事故原因评价指标要素的选取 | 第39-41页 |
·评价指标要素的选取原则 | 第39-40页 |
·要素选择的依据 | 第40-41页 |
·事故原因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49页 |
·FEA模型中原因指标层次分析权的确定 | 第42-45页 |
·FEA模型中原因指标熵和熵权的确定 | 第45-48页 |
·FEA模型中原因指标综合权重选取 | 第48-49页 |
·事故原因影响因素的质量反馈控制 | 第49-69页 |
·质量反馈控制的概述 | 第49-50页 |
·基于FEA模型下质量反馈控制模式的工作原理 | 第50-69页 |
·质量反馈控制模式的工作流程 | 第50-51页 |
·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 | 第51-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工程事故应用实例 | 第71-86页 |
·工程事故概况 | 第71页 |
·事故原因分析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71-84页 |
·采用故障树过程分析法对事故进行原因判断 | 第71页 |
·工程事故原因分析评价要素的选取 | 第71-74页 |
·工程事故原因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74-84页 |
·计算原因要素的层次分析法权 | 第74-79页 |
·计算原因要素的熵权 | 第79-80页 |
·计算原因要素的组合权重 | 第80-81页 |
·根据原因评价结果进行工程事故的反馈型质量控制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