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卧辊式玉米收获机收获损失试验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 | 第9-11页 |
| ·国外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 | 第9页 |
| ·国内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 | 第9-10页 |
| ·玉米收获工艺 | 第10-11页 |
| ·玉米收获机 | 第11-19页 |
| ·国外玉米收获机发展及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玉米收获机发展及现状 | 第12-13页 |
| ·玉米收获机类型 | 第13-17页 |
| ·现有玉米收获机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发展玉米收获机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玉米拉茎试验研究 | 第20-29页 |
| ·试验目的 | 第20页 |
| ·玉米茎秆及果穗的拉断试验 | 第20-24页 |
| ·试验设备 | 第20-21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 ·试验辅助卡具 | 第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 ·茎秆与穗柄含水率测定 | 第23-24页 |
| ·玉米植株特征与断裂力测量数据 | 第24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4-28页 |
| ·玉米茎秆与穗柄抗拉能力比较 | 第24-26页 |
| ·玉米茎秆拉伸曲线分析 | 第26-28页 |
| ·玉米穗与茎秆(穗柄)拉伸曲线分析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摘穗原理及籽粒损失研究 | 第29-41页 |
| ·玉米摘穗机构的理论基础 | 第29页 |
| ·摘穗器种类 | 第29-33页 |
| ·纵卧辊式摘穗器 | 第29-30页 |
| ·横卧辊式摘穗器 | 第30-31页 |
| ·立辊式摘穗器 | 第31-32页 |
| ·摘穗板拉茎辊组合式摘穗器 | 第32-33页 |
| ·辊式摘穗器原理及参数 | 第33-36页 |
| ·圆柱型摘穗辊抓取茎秆条件分析 | 第33-34页 |
| ·圆柱型摘穗辊不抓取果穗条件分析 | 第34-35页 |
| ·圆柱型摘穗辊直径的确定 | 第35-36页 |
| ·辊式摘穗器啃伤果穗机理分析 | 第36-38页 |
| ·影响摘穗损失的其他因素 | 第38-39页 |
| ·螺旋凸棱式摘穗辊改进设计 | 第39-40页 |
| ·本章小节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纵卧辊式玉米摘穗实验台设计 | 第41-55页 |
| ·设计任务 | 第41页 |
| ·设计目的 | 第41页 |
| ·设计要求 | 第41页 |
| ·机构总体方案 | 第41-42页 |
| ·机构传动方案 | 第41-42页 |
| ·总体布局 | 第42页 |
| ·实验台技术设计 | 第42-54页 |
| ·整机功率设计 | 第42-43页 |
| ·电机功率选择 | 第43-44页 |
| ·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 | 第44-52页 |
| ·部件装配图与总装配图绘制 | 第52-53页 |
| ·实验台加工装配 | 第53-54页 |
| ·设备实物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田间收获试验研究 | 第55-68页 |
| ·试验目的 | 第55页 |
| ·玉米收获田间试验 | 第55-64页 |
| ·试验条件 | 第55-56页 |
| ·玉米特征值数据处理 | 第56-61页 |
| ·吉林春玉米与天津夏玉米特征对比 | 第61-62页 |
| ·含水率测定 | 第62页 |
|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第62-63页 |
| ·试验方案及结果 | 第63-64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 ·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 第64-65页 |
| ·各因素对摘穗性能的影响 | 第65页 |
| ·影响摘穗性能的机理分析 | 第65-66页 |
| ·影响机具籽粒损失的其他因素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玉米籽粒啃伤试验研究 | 第68-86页 |
| ·玉米摘穗啃伤试验目的 | 第68页 |
| ·玉米籽粒啃伤实验方案 | 第68-70页 |
| ·试验方法的确定 | 第68-69页 |
| ·确定正交试验方案 | 第69-70页 |
| ·玉米籽粒啃伤试验一 | 第70-71页 |
| ·试验条件 | 第70-71页 |
| ·植株含水率测定 | 第71页 |
| ·摘穗啃伤试验数据 | 第71页 |
| ·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71-79页 |
| ·试验数据初步整理 | 第73页 |
| ·试验数据的极差分析 | 第73页 |
| ·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 第73-76页 |
| ·试验数据方差分析在SPSS 上的实现 | 第76页 |
| ·试验数据方差分析结果 | 第76-79页 |
| ·玉米摘穗啃伤实验二 | 第79-82页 |
| ·玉米摘穗啃伤实验二的试验方案 | 第80页 |
| ·玉米摘穗啃伤实验二试验数据 | 第80-81页 |
| ·试验二数据的极差分析 | 第81-82页 |
| ·果穗剥叶率与苞叶对果穗损伤的影响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6-89页 |
| ·结论 | 第86-87页 |
| ·展望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附录 | 第93-124页 |
| 摘要 | 第124-126页 |
| ABSTRACT | 第126-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0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