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计算节点的可信性评估模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内外可信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分布式环境可信研究国内外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3-16页 |
第2章 可信3.0与分布式系统架构 | 第16-22页 |
2.1可信3.0 | 第16-17页 |
2.1.1 可信3.0 | 第16页 |
2.1.2 主动免疫的三重保护框架 | 第16-17页 |
2.2 集中式系统架构与分布式系统架构 | 第17-18页 |
2.2.1 集中式系统架构 | 第17页 |
2.2.2 分布式系统架构 | 第17-18页 |
2.3分布式系统架构与可信3.0 | 第18-20页 |
2.4 分布式节点 | 第20-21页 |
2.5 可信样本 | 第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数据源可信评估 | 第22-42页 |
3.1 基于证据的数据源可信评估 | 第22-33页 |
3.1.1 数据源可信评估评估框架 | 第22-24页 |
3.1.2 可信证据收集 | 第24-30页 |
3.1.2.1 可信证据体 | 第25-26页 |
3.1.2.2 可信证据采集 | 第26-28页 |
3.1.2.3 可信证据存储 | 第28-30页 |
3.1.3 可信证据管理 | 第30-31页 |
3.1.4 可信证据处理 | 第31-33页 |
3.1.5 可信证据评估与识别 | 第33页 |
3.2 数据源可信网络 | 第33-37页 |
3.2.1 数据源可信网络的描述 | 第34页 |
3.2.2 可信数据源网络模型 | 第34-36页 |
3.2.3 算法分析过程 | 第36-37页 |
3.3 可信证据识别与可信3.0 | 第37页 |
3.4 实际应用方案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4章 分布式节点可信行为评估 | 第42-52页 |
4.1 分析与设计 | 第43-46页 |
4.1.1 分布式环境之中日志采集面临的问题 | 第43-44页 |
4.1.2 日志采集内容与格式 | 第44-45页 |
4.1.3 标准样本集生成与可信区间的确定 | 第45-46页 |
4.2 日志收集方法 | 第46-47页 |
4.3 日志数据预处理 | 第47-49页 |
4.3.1 日志数据的验证 | 第47-48页 |
4.3.2 日志数据扁平化与统计 | 第48-49页 |
4.4 行为可信分析与识别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 第52-58页 |
5.1分布式节点可信行为识别实验 | 第52-56页 |
5.1.1 实验环境 | 第52-53页 |
5.1.2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5.2 分布式环境主动防御措施探讨 | 第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