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信力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7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第10-17页
  (一) 国内外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研究现状第10-13页
  (二) 国内外政府公信力研究现状综述第13-15页
  (三) 国内外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研究现状综述第15-17页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理论依据第17页
第一章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信力研究的相关问题阐述第17-26页
 一、中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信力的释义第17-21页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二)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信力的释义第19-21页
 二、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信力研究的主要问题第21-24页
  (一)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对公信力的影响第21-23页
  (二) 地方政府公信力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第23-24页
 三、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公关与政府公信力第24-26页
  (一) 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的作用及必要性第25页
  (二) 危机公关对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公信力现状第26-33页
 一、个案分析第26-27页
 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信力取得的成就第27-30页
  (一) 加大反腐力度和塑造公务员诚信形象第27-29页
  (二) 政务公开取得新成就第29-30页
 三、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信力缺失的表现第30-33页
  (一) 危机管理决策过程中公信力的缺失第30页
  (二) 危机管理执行过程中公信力的缺失第30-32页
  (三)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滥用行政权力导致的公信力缺失第32页
  (四)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信息不公开导致的公信力缺失第32-33页
  (五) 地方政府公务员形象导致的公信力缺失第33页
第三章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状态中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第33-39页
 一、内因分析——介入政治委托—代理机制分析第33-37页
  (一) 危机管理中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法律约束失效导致行政职能异化第35-36页
  (二) 危机管理中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监督力度缺乏第36页
  (三) 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不健全第36-37页
  (四)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第37页
 二、外因分析——经济、社会多层次分析第37-39页
  (一) 经济原因:地方政府部门追求经济利益第37-38页
  (二) 社会原因: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第38-39页
第四章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信力建设的建议第39-48页
 一、从中央政府层面完善立法、加强监督第40-43页
  (一) 法律规范明确地方政府的职权责任第40-41页
  (二) 完善公共危机相关法律制度、应对政策第41-42页
  (三)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第42-43页
 二、强化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构建公信力良性互动关系第43-48页
  (一) 突出危机预防工作第43-44页
  (二) 优化地方政府危机决策第44-45页
  (三) 提高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第45-47页
  (四) 提高公务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第47-48页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附录 (关于政府公信力的问卷调查)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贫困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下一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沟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