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交互式虚拟装配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课题概述 | 第11-14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 | 第1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的内容概要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于Web 的虚拟装配技术 | 第16-24页 |
·引言 | 第16-18页 |
·虚拟装配技术 | 第16-17页 |
·基于Web 的虚拟装配技术 | 第17-18页 |
·虚拟装配模型 | 第18-21页 |
·模型的获取 | 第19-20页 |
·VRML 模型的特征识别与模型重构 | 第20-21页 |
·产品装配结构树的预定义及管理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基于VRML 技术的模型研究 | 第24-36页 |
·引言 | 第24页 |
·VRML 的基本概念 | 第24-29页 |
·VRML 的基本节点 | 第26-27页 |
·场景的结构 | 第27-29页 |
·VRML 的场景显示原理 | 第29页 |
·VRML 通信机制 | 第29-34页 |
·VRML 内部节点通信 | 第29-31页 |
·VRML 的Script 节点 | 第31页 |
·外部编程接口EAI | 第31-32页 |
·VRML 与HTML 的结合 | 第32-34页 |
·VRML 的技术特点及其不足 | 第34-36页 |
·VRML 的技术特点 | 第34-35页 |
·VRML 技术的不足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交互式虚拟装配平台的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 | 第36-64页 |
·总体结构 | 第36-47页 |
·工作流程 | 第38-39页 |
·工作机制 | 第39-41页 |
·系统的工作模式 | 第39页 |
·工作模式的实现方法 | 第39-41页 |
·功能模块 | 第41-47页 |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 第41-42页 |
·产品信息管理模块 | 第42页 |
·装配结构树的组织与管理模块 | 第42-43页 |
·模型重构模块 | 第43-44页 |
·装配控制模块 | 第44页 |
·装配模型创建模块 | 第44页 |
·碰撞干涉检测模块 | 第44-45页 |
·模型配色模块 | 第45-46页 |
·协同模块 | 第46-47页 |
·关键技术研究 | 第47-64页 |
·VRML 的EAI 通信机制的研究 | 第47-48页 |
·基于特征的模型重构 | 第48-50页 |
·模型的映射生成算法 | 第50-52页 |
·装配过程分析 | 第52-55页 |
·装配模型的创建机制研究 | 第55-59页 |
·模型的优化处理 | 第59-60页 |
·装配约束关系的处理 | 第60-64页 |
第五章 基于Web 的交互式虚拟装配原型系统 | 第64-75页 |
·系统开发环境及采用的技术 | 第64-67页 |
·Java 和 VRML 的结合 | 第64-65页 |
·ASP.net 技术的应用 | 第65-66页 |
·三维浏览客户端技术 | 第66-67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7页 |
·原型系统 | 第67-75页 |
·用户注册/登录 | 第68-69页 |
·系统信息管理 | 第69-70页 |
·产品数据管理 | 第70-71页 |
·产品装配树管理 | 第71-75页 |
·装配树的修改操作过程 | 第71-72页 |
·虚拟装配操作过程 | 第72-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