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前言 | 第1-10页 |
| ·语音增强的课题研究背景 | 第6-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7-10页 |
| 第二章 语音信号和噪声特性 | 第10-20页 |
| ·语音信号特征 | 第10页 |
| ·人的听觉系统 | 第10-12页 |
| ·语音感知对语音增强研究有重要作用 | 第11页 |
| ·掩蔽效应和临界带宽 | 第11-12页 |
| ·噪声特征 | 第12-14页 |
| ·语音信号短时傅立叶分析与综合 | 第14-16页 |
| ·语音增强算法综述 | 第16-19页 |
| ·基于多通道输入的语音增强算法 | 第16-17页 |
| ·基于单通道输入的语音增强算法 | 第17-19页 |
| ·语音增强效果的评测方法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谱减法的改进形式和人耳掩蔽效应 | 第20-36页 |
| ·基本谱减法 | 第20-22页 |
| ·Wiener滤波器 | 第22-23页 |
| ·语音活动检测与噪声估计 | 第23-24页 |
| ·传统谱减法的缺点 | 第24-25页 |
| ·谱减法的改进形式 | 第25-32页 |
| ·带过减因子的谱减法 | 第26页 |
| ·非线性谱减法 | 第26-27页 |
| ·扩展谱减法 | 第27-29页 |
| ·基于短时谱最小均方误差(MMSE)估计的语音增强方法 | 第29-31页 |
| ·基于人耳听觉掩蔽效应的谱减法 | 第31-32页 |
| ·结合人耳感知特性加权的改进谱减法 | 第32-36页 |
| ·改进谱减法 | 第32-33页 |
| ·基于人耳感知的加权滤波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硬件结构与实现 | 第36-46页 |
| ·硬件系统概述 | 第36页 |
| ·TMS320C5410芯片概述 | 第36-38页 |
| ·语音接口芯片 | 第38-40页 |
| ·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 | 第40-41页 |
| ·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DMA) | 第41-42页 |
| ·存储器 | 第42-46页 |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和算法实现 | 第46-62页 |
| ·开发环境 | 第46-48页 |
| ·DSP/BIOS | 第47-48页 |
| ·DSP系统的自举 | 第48-52页 |
| ·语音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 ·McBSP和DMA设置 | 第52-53页 |
| ·TLC320AD50C设置 | 第53页 |
| ·语音增强算法的实现 | 第53-58页 |
| ·语音分帧与加窗处理 | 第54-55页 |
| ·FFT与IFFT | 第55-56页 |
| ·语音检测和噪声估计 | 第56页 |
| ·谱减运算 | 第56-57页 |
| ·噪声掩蔽阈值的计算 | 第57-58页 |
| ·语音增强算法性能分析评估 | 第58-6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70页 |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