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2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2 汉江上游流域概况 | 第20-26页 |
| ·基本概况 | 第20-22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 ·水资源概况 | 第21页 |
| ·水资源开发概况 | 第21-22页 |
| ·水文、水系特征 | 第22-23页 |
| ·水质状况 | 第23-25页 |
| ·污染物排放状况 | 第23-24页 |
| ·水质现状 | 第24-25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5-26页 |
| 3 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体系 | 第26-45页 |
| ·生态环境需水量定义 | 第26-36页 |
|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 | 第26-32页 |
| ·生态环境需水的组成结构 | 第32页 |
| ·生态环境需水的特点 | 第32-35页 |
|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类 | 第35-36页 |
| ·生态环境需水机理及确定原则 | 第36-41页 |
| ·生态环境需水机理 | 第36-39页 |
| ·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原则 | 第39-41页 |
|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内容 | 第41页 |
|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42-45页 |
|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42页 |
|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42-45页 |
| 4 汉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 第45-76页 |
|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模型的建立 | 第45-50页 |
|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 ·汉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 第50-71页 |
| ·汉江上游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 第50-63页 |
| ·汉江上游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 第63-70页 |
| ·汉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 | 第70-71页 |
| ·水资源平衡分析 | 第71-74页 |
| ·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 5 汉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保证措施 | 第76-81页 |
| ·水土流失治理 | 第76-78页 |
| ·水源涵养与水污染防治 | 第78-79页 |
|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 | 第79-80页 |
| ·梯级电站的合理开发规划 | 第80页 |
| ·科学合理的调水量 | 第80-8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 ·结论 | 第81页 |
| ·展望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