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对本论文研究内容的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文章研究的内容结构 | 第12-13页 |
·文章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文章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债务融资治理理论 | 第14-21页 |
·债务融资治理概念界定 | 第14页 |
·债务融资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代理理论 | 第14-17页 |
·控制权转移理论 | 第17-18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8-19页 |
·影响债务治理效应的因素 | 第19-21页 |
·债权人的类型 | 第19页 |
·债权集中度 | 第19页 |
·债权期限结构 | 第19-21页 |
第3章 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特点 | 第21-27页 |
·企业融资渠道的分析 | 第21-22页 |
·债务融资期限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债务融资类型分析 | 第23-26页 |
·带息负债与非带息负债的对比 | 第23-25页 |
·银行借款与债券融资的对比 | 第25-26页 |
·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特点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我国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实证研究 | 第27-35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27页 |
·基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我国债务融资情况描述性统计 | 第28-29页 |
·我国债务融资情况回归分析 | 第29-35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9-30页 |
·研究变量的选择 | 第30-31页 |
·模型建立 | 第31-34页 |
·研究结论 | 第34-35页 |
第5章 我国债务融资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35-50页 |
·我国债务融资治理失效原因 | 第35-43页 |
·主要债权人银行没有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去 | 第35-38页 |
·债券市场发展的滞后 | 第38-41页 |
·破产制度的不完善 | 第41-42页 |
·内部人问题及经理人激励 | 第42-43页 |
·改善我国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对策 | 第43-50页 |
·加快商业银行改革 | 第43-45页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 第45-47页 |
·完善破产机制 | 第47-48页 |
·注重影响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其他因素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