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外套框架增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整体式外套结构增层 | 第13-24页 |
·整体式外套增层改造的工程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整体式外套增层结构的分析研究 | 第15-18页 |
·新旧结构之间连接形式的发展和研究 | 第18-20页 |
·转换结构在外套增层改造中的应用和发展 | 第20-24页 |
·原砖混结构的抗震加固 | 第24-2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整体式外套增层改造工程实例 | 第27-36页 |
·工程概况 | 第27-29页 |
·工程中的主要抗震加固方法 | 第29-31页 |
·有限元法及有限元软件 | 第31-33页 |
·有限元法理论 | 第31-32页 |
·SAP2000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32页 |
·基本分析步骤 | 第32-33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单元的选取 | 第33页 |
·简化模型用到的假定及材料参数定义 | 第33-35页 |
·工况定义 | 第35-36页 |
第3章 静力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 第36-43页 |
·引言 | 第36页 |
·静力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 第36-41页 |
·框架剪力图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框架弯矩图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应力等值线图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不同新旧连接形式竖向荷载对比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及水平地震作用分析 | 第43-53页 |
·模态分析及结果 | 第43-47页 |
·模态分析理论应用 | 第43-44页 |
·结构自振周期 | 第44-45页 |
·振型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果 | 第47-50页 |
·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剪力图 | 第47页 |
·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图 | 第47-48页 |
·地震作用下的应力等值线图 | 第48-49页 |
·不同新旧结构连接水平剪力对比 | 第49-50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 第50-52页 |
·层间剪力结果 | 第51页 |
·层间位移结果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增层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第53-66页 |
·时程分析法理论简介 | 第53-54页 |
·地震波时程曲线的选取 | 第54-57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54-56页 |
·地震波的调整 | 第56-57页 |
·地震波的合理性验证 | 第57页 |
·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 | 第57-61页 |
·楼层加速度反应幅值 | 第57-58页 |
·结构加速度时程曲线对比 | 第58-59页 |
·增层前后原结构顶层位移对比 | 第59-61页 |
·结构的层间位移反应 | 第61-62页 |
·结构的层间位移幅值比较 | 第61页 |
·结构的层间位移时程曲线对比 | 第61-62页 |
·结构的层间剪力反应 | 第62-63页 |
·结构的扭转地震反应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