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4页 |
第一章 产业集群涵义、特征及理论的演变 | 第14-25页 |
第一节 产业集群和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第14-17页 |
一、产业集群定义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产业集群的定义 | 第15-16页 |
三、产业竞争力的定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的演变 | 第17-22页 |
一、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 第17-18页 |
二、韦伯的区位集群论 | 第18页 |
三、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群论 | 第18-19页 |
四、胡佛的产业集群最佳规模论 | 第19页 |
五、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第19-20页 |
六、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22-25页 |
一、空间集聚性特征 | 第22-23页 |
二、柔性专业化特征 | 第23页 |
三、社会网络化特征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第25-32页 |
第一节 产业集群有利于带来区域竞争力,形成区域品牌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产业集群有利于发挥资源共享效应,降低成本 | 第27-29页 |
第四节 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专业化水平 | 第29-30页 |
第五节 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长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32-48页 |
第一节 我国产业集群分布现状 | 第32-40页 |
一、我国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 第32-39页 |
二、我国目前已初具产业集群特点的行业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我国产业集群特点 | 第40-43页 |
一、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且多集中在浙江与广东省 | 第40页 |
二、产业集群中的多数都兴起在农村与小城镇,主要是中小企业 | 第40-41页 |
三、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 | 第41页 |
四、初步形成了若干制造业带 | 第41-42页 |
五、出现新型产业分工格局的雏形 | 第42页 |
六、政府在一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8页 |
一、政府与中介机构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第43-44页 |
二、产业集群的规模较小,发展层次较低 | 第44页 |
三、集群缺乏持续创新能力,竞争优势尚弱 | 第44-45页 |
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企业普遍缺乏资金 | 第45页 |
五、工业园区建设离集群化要求有较大差距 | 第45页 |
六、产业定位不当,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尚未建立 | 第45-46页 |
七、产业同构现象突出,集群内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 第46页 |
八、原材料涨价,低成本战略受到挑战 | 第46页 |
九、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及服务配套能力与集群发展脱节 | 第46-47页 |
十、反倾销等贸易壁垒,影响外向型扩张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培育我国产业集群的基本方式和对策措施 | 第48-59页 |
第一节 我国培育产业集群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意义 | 第48-50页 |
一、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需要发展产业集群 | 第48-49页 |
二、产业集群能够引导我国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49页 |
三、“世界工厂”有赖于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而成为现实 | 第49-50页 |
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 第50页 |
第二节 培育我国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 第50-54页 |
一、培育我国产业集群的基本原则 | 第50-51页 |
二、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方式 | 第51-52页 |
三、培育我国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 | 第52-54页 |
第三节 培育我国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 | 第54-59页 |
一、新产业集聚的体制和机制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 | 第54-55页 |
二、加强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55页 |
三、强化集群企业的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增强竞争力 | 第55-56页 |
四、配套完善产业集群服务系统 | 第56页 |
五、明确功能定位,整合各类工业园区 | 第56-57页 |
六、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 | 第57页 |
七、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强合作,防止出现过度竞争 | 第57-58页 |
八、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 | 第58-59页 |
第五章 以产业集群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第59-64页 |
第一节 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组织体系 | 第59-60页 |
第二节 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培育和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 | 第60-61页 |
第三节 总结既有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全面推广 | 第61页 |
第四节 加强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产业集聚的发展 | 第61-62页 |
第五节 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 | 第62-63页 |
第六节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行产业集群发展计划 | 第63-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