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美术考古论文--古绘画论文

四川与河南南阳汉画像砖的比较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一、汉代画像砖的概念及溯源第9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现状及评价第10-15页
  1、四川汉画像砖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2、河南南阳汉画像砖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四、研究现状的评价第15页
  1、研究主要成果第15页
  2、存在的不足第15页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5-17页
  1、研究方法第15-16页
  2、课题创新第16-17页
第二章 四川汉代画像砖第17-37页
 第一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产生的条件第17-19页
  一、厚葬之风成为画像砖产生和兴盛巨大的助推器第17页
  二、经济发展与城市繁荣是画像砖产生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第17-18页
  三、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画像砖产生和发展的必要保障第18页
  四、传统文化及发达的教育是画像砖产生与兴盛的文化背景第18-19页
 第二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地区分布及类型第19-20页
  一、地区分布第19页
  二、地区类型第19-20页
 第三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形制第20-21页
 第四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制作第21页
 第五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内容题材[5]第21-34页
  一、贵族生活类第22-25页
  二、平民生活类第25-28页
  三、艺术类第28-34页
  四、思想文化类第34页
 第六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艺术风格第34-37页
  一、四川画像砖的雕刻技法或手法第34-35页
  二、四川汉代画像砖构图方式上:独立完整、结构谨严第35-36页
  三、创作手法上:古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相结合第36-37页
第三章 南阳汉代画像砖第37-50页
 第一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产生的条件第37-38页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第37页
  二、汉时南阳的政治地位第37页
  三、汉代南阳有其雄厚的经济基础第37-38页
  四、汉代的厚葬习俗第38页
 第二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的分布及分期第38页
  一、分布第38页
  二、分期第38页
 第三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的形制第38-39页
 第四节 南阳汉画像砖的制作第39页
  一、砖的制作第39页
  二、画像的制作第39页
 第五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的内容题材第39-44页
  一、社会生活第40-41页
  二、历史故事第41-43页
  三、神仙异灵第43-44页
  四、图案纹样第44页
 第六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的艺术风格第44-50页
  一、雕刻手法第44-46页
  二、构图特征第46-48页
  三、创作手法第48-50页
第四章 四川与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砖的比较第50-70页
 第一节 产生条件之比较第51-52页
  一、相似性第51页
  二、差异性第51-52页
 第二节 地区分布及流行时期之比较第52-54页
 第三节 形制、制作工艺、用途的比较第54-55页
 第四节 画像砖在墓中的位置比较第55-56页
 第五节 内容题材比较第56-66页
  一、从总体比较第56页
  二、从具体题材比较第56-66页
 第六节 艺术风格比较第66-70页
  一、物象塑造第66-67页
  二、在雕刻技法上第67页
  三、在构图上第67-69页
  四、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第70-72页
 一、四川汉画像砖的特点总结第70页
 二、南阳汉画像砖的特点总结第70-71页
 三、四川与南阳汉画像砖之比较研究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庄子思想对美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镜鉴
下一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四川县政人员训练所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