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8页 |
第2章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艺术特点 | 第8-12页 |
·公共艺术的界定 | 第8-9页 |
·公共艺术与都市发展 | 第9-10页 |
·当代公共艺术的社会基础——市民阶层 | 第10-12页 |
第3章 中国公共艺术积弱的现状分析 | 第12-16页 |
·艺术品的创作问题 | 第12-13页 |
·城市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意识,公共艺术的导入机制模糊 | 第13页 |
·艺术品的陈设与维护问题 | 第13-14页 |
·公众参与的被动与漠然 | 第14-15页 |
·公共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和开发存在巨大隐患 | 第15-16页 |
第4章 公共艺术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6-23页 |
·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 | 第16-19页 |
·公共意识是公共艺术存在的基础 | 第16-17页 |
·现代公共精神的源起及内涵 | 第17页 |
·市民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淡漠的现状 | 第17-19页 |
·激进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 第19-20页 |
·艺术品创作集体的自我审视 | 第20页 |
·公共艺术运行机制与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 | 第20-23页 |
第5章 中外公共艺术机制与管理比较 | 第23-39页 |
·美国公共艺术机制与管理分析 | 第23-27页 |
·组织机构设置 | 第23-24页 |
·百分比法案的保证 | 第24-25页 |
·资金获取渠道多元化 | 第25-26页 |
·民间的参与 | 第26页 |
·广而告之的宣传力度 | 第26-27页 |
·日本公共艺术生态分析与评价 | 第27-31页 |
·大型公共艺术计划的提出 | 第27-28页 |
·公共艺术相关政策法规的力行 | 第28-29页 |
·因地制宜的多种企划方式 | 第29-30页 |
·公共艺术计划的宣传及艺术品的保养 | 第30-31页 |
·台湾地区公共艺术发展政策 | 第31-32页 |
·中国现有公共艺术管理相关政策 | 第32-33页 |
·中外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比较 | 第33-39页 |
·国外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 第34-35页 |
·中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 第35-39页 |
第6章 建立健全公共艺术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的必要性及途经探讨 | 第39-48页 |
·健全公共艺术运行机制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管理机制的途径探讨 | 第40-46页 |
·审批立项及民众参与的位置 | 第40-43页 |
·资金保障 | 第43-44页 |
·艺术品的养护办法 | 第44-45页 |
·维护创作者正当权益法规的设立 | 第45页 |
·推展问责制 | 第45-46页 |
·公共艺术机制和管理健全期待市民社会的完善发育 | 第46-4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
声明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