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综述 | 第10-23页 |
·荧光定量PCR技术 | 第11-17页 |
·荧光PCR定量的原理 | 第12页 |
·荧光定量PCR的分类以及方法选择 | 第12-14页 |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定量方法 | 第14-15页 |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 第15-17页 |
·荧光定量PCR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mRNA看家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理想的看家基因应具备的条件 | 第18页 |
·目前在看家基因上选择的误区 | 第18-19页 |
·看家基因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第19页 |
·选择合适的看家基因 | 第19-20页 |
·选择两个以上的看家基因更准确 | 第20页 |
·GeNorm软件计算原理 | 第20-23页 |
·如何确定每个基因的表达稳定值 | 第20-22页 |
·如何确定多少个看家基因是最合适的 | 第22-2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3-38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选用的组织 | 第23-25页 |
·样品采集 | 第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8页 |
·技术路线 | 第27页 |
·mirVana抽提Total RNA的过程 | 第27-29页 |
·提取RNA器皿的处理 | 第27-28页 |
·mirVana的抽提 | 第28-29页 |
·Total RNA的质检 | 第29页 |
·cDNA的合成 | 第29-30页 |
·PCR引物的设计 | 第30-36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6-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总RNA质量分析 | 第38页 |
·CT值 | 第38-45页 |
·表达稳定性分析 | 第45页 |
·最优基因数目的选择分析 | 第45页 |
·验证选用三个最稳定的基因进行数据标准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45-49页 |
4 讨论 | 第49-56页 |
·看家基因稳定性评估 | 第49-50页 |
·最优数目的看家基因分析 | 第50-51页 |
·使用三个看家基因进行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 第51-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