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微营养素相关基因的QTLs作图及克隆

第一章 绪论第1-50页
   ·人体所需的微营养成分第18-30页
     ·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第18页
     ·微营养素及人类缺乏状况第18-21页
     ·微营养素概念的发展第21页
     ·几种重要的微营养素的作用及其缺乏症第21-29页
     ·生物强化与营养基因组学——解决微营养不良问题的有效途径第29-30页
   ·小麦在我国的药用历史及应用第30-31页
   ·植物中几个重要的微营养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31-35页
     ·铁结合蛋白第31-32页
     ·锌转运子第32-35页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方法及其应用第35-38页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历史第35页
     ·QTL定位策略第35-36页
     ·QTL定位的统计分析方法第36-37页
     ·QTL定位的应用第37-38页
     ·主要作物籽粒中微营养素含量QTLs研究进展第38页
   ·基于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基因发掘和功能验证第38-44页
     ·结构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第38页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第38-39页
     ·基于植物基因组学的新基因发掘第39-42页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方法第42-44页
   ·本研究的内容、意义和所采取的技术路线第44-50页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44-47页
     ·技术路线第47-50页
第二章 主要小麦栽培品种中微营养成分含量及部分重要种子性状的测定及分析第50-67页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材料第51页
     ·方法第51-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66页
     ·数据基本统计分析第52-56页
     ·相关性分析第56-59页
     ·聚类分析第59-66页
   ·讨论第66-67页
     ·微营养成分在小麦中的含量第66页
     ·拥有极高值和极低值材料的利用价值第66页
     ·相关性第66-67页
第三章 小麦微营养素相关基因的QTL定位及分析第67-81页
   ·材料与方法第67-68页
     ·植物材料第67-68页
     ·目标性状的测定第68页
     ·连锁图谱的构建第68页
     ·QTL分析第68页
   ·结果与分析第68-72页
     ·维生素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QTLs第68-71页
     ·微量元素的QTL分析第71-72页
     ·与小麦种子中与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相关的QTL位点第72页
     ·影响籽粒性状的QTLs第72页
   ·讨论第72-81页
     ·与小麦种子中微营养素含量相关的QTL新位点第72-73页
     ·与小麦种子性状相关的QTL位点第73-74页
     ·QTL位点的成簇分布第74页
     ·QTL位点在整个基因组上的分布第74-81页
第四章 小麦中转铁蛋白基因的克隆、多态及功能研究第81-104页
   ·材料与方法第82-93页
     ·材料第82页
     ·方法第82-93页
   ·结果与分析第93-102页
     ·小麦中转铁蛋白基因的克隆第93-97页
     ·拷贝数验证第97-99页
     ·Ferritin在种子发育时期的表达谱第99-100页
     ·Fssr片段在小麦材料之间扩增的多态及其与小麦种子中铁含量的相关性第100-102页
   ·讨论第102-104页
     ·电子延伸与引物设计策略第102-103页
     ·EST-SSR在验证基因功能中的作用第103-104页
第五章 小麦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多态及定位第104-119页
   ·材料与方法第104-105页
     ·材料第104-105页
     ·方法第105页
   ·结果与分析第105-118页
     ·引物设计与基因克隆第105-108页
     ·GST在种子发育时期的表达谱第108-109页
     ·拷贝数验证第109页
     ·GST序列在小麦不同品种及基因组供体材料之间序列的多态性第109-116页
     ·GST内含子扩增片段在不同小麦品种及不同基因组材料之间的多态性和染色体定位第116-118页
   ·讨论第118-119页
     ·GST在小麦基因组中的拷贝数与染色体定位第118页
     ·多拷贝基因序列多态性检测的新思路第118-119页
第六章 小麦中锌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多态性及功能研究第119-135页
   ·材料与方法第119-120页
   ·结果与分析第120-133页
     ·基因的克隆与各材料之间序列的多态性第120-123页
     ·Southern杂交结果第123-124页
     ·Zip在种子发育时期的表达第124页
     ·Zip在不同小麦品种之间序列的多态性及其与小麦种子中锌含量的相关性第124-132页
     ·Zip的SSR片段在不同小麦品种及不同基因组材料之间扩增的多态性第132-133页
   ·讨论第133-135页
     ·Zip基因家族中的基因与其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第133页
     ·Zip基因组DNA序列的插入和缺失与小麦种子中锌含量的相关性第133-134页
     ·Zip基因在小麦不同品种及近缘野生种中的保守性及其所蕴含的生命意义第134-135页
第七章 小麦中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第135-142页
   ·材料和方法第136-137页
     ·实验材料第136页
     ·实验仪器第136页
     ·试剂第136页
     ·实验方法第136-137页
   ·结果与分析第137-141页
     ·标准曲线绘制结果第137-138页
     ·微量称量样品的实验结果第138-139页
     ·碱溶时间与温度的确定结果第139页
     ·微量方法测定结果第139页
     ·微量测定方法总淀粉含量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的比较第139-141页
   ·讨论第141-142页
第八章 全文结论第142-146页
   ·286份小麦种子中微营养成分含量及种子性状的测定分析第142页
   ·小麦微营养素相关基因的QTL定位及分析第142-143页
   ·小麦中转铁蛋白基因的克隆、多态性及其功能第143-144页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多态性及染色体定位第144页
   ·小麦中锌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多态性及功能第144-145页
   ·同时测定小麦中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66页
附表一 主要小麦栽培品种中微营养素含量及部分重要种子性状第166-169页
附录一 登录在GENEBANK中的FERRITIN序列第169-171页
附录二 登录在GENEBANK中的ZIP序列第171-173页
附录三 几种主要溶液的配方第173-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作者简历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缺失nifZ的棕色固氮菌突变株DJ194的钼铁蛋白研究--纯化、结晶及金属簇的组成与分布
下一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的功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