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T光突发网络体系结构及其QoS控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4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 2 光通信网络技术研究综述 | 第14-26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光通信网络产生的背景 | 第14-15页 |
| ·现有网络的局限性 | 第14页 |
| ·下一代网络的特征 | 第14-15页 |
| ·光多路复用技术 | 第15-20页 |
| ·光复用技术概述 | 第15页 |
| ·光波分复用OWDM | 第15-17页 |
| ·光时分复用OTDM | 第17-19页 |
| ·光码分复用OCDM | 第19页 |
| ·各种复用技术的比较 | 第19-20页 |
| ·光交换技术 | 第20-23页 |
| ·光线路交换OCS | 第20页 |
| ·光分组交换OPS | 第20-21页 |
| ·光突发交换OBS | 第21-22页 |
| ·光标记交换OLS | 第22-23页 |
| ·各种光交换技术的比较 | 第23页 |
| ·光互联网络的发展 | 第23-25页 |
| ·光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 第23-24页 |
| ·IP 与光网络融合层次结构的发展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QoS 研究综述 | 第26-38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QoS 概述 | 第26-28页 |
| ·什么是QoS | 第26页 |
| ·为什么需要QoS | 第26-27页 |
| ·QoS 量化指标 | 第27-28页 |
| ·QoS 服务模型 | 第28页 |
| ·综合服务IntServ | 第28-31页 |
| ·IntServ 概述 | 第28-29页 |
| ·IntServ 的实现及主要构件 | 第29-30页 |
| ·资源预留协议RSVP | 第30-31页 |
| ·IntServ 的总结评价 | 第31页 |
| ·区分服务DiffServ | 第31-34页 |
| ·DiffServ 概述 | 第31-32页 |
| ·DiffServ 的基本概念 | 第32-33页 |
| ·DiffServ 的实现 | 第33-34页 |
| ·DiffServ 的总结评价 | 第34页 |
|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 第34-36页 |
| ·MPLS 概述 | 第34页 |
| ·MPLS 的基本概念 | 第34-35页 |
| ·MPLS 的实现 | 第35-36页 |
| ·MPLS 流量工程TE | 第36页 |
| ·QoS 方案的评价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TWT 光突发网络 | 第38-43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什么是突发BURST | 第38-39页 |
| ·何为TWT 光突发网络 | 第39-41页 |
| ·网络模型 | 第39-40页 |
| ·为何选择TWT 结构 | 第40页 |
| ·TWT 光突发网络体系结构 | 第40-41页 |
| ·TWT 光突发网络的优劣评价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5 TWT 光突发网络中 QoS 控制技术 | 第43-56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TWT 光突发网络中融合的QoS 体系结构 | 第43-44页 |
| ·流量的区分 | 第44-46页 |
| ·分组的汇聚和调度 | 第46-47页 |
| ·队列的管理策略 | 第47-51页 |
| ·主动队列管理AQM 简介 | 第47-48页 |
|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RED | 第48-49页 |
| ·区分服务中的RED 算法分析 | 第49-50页 |
| ·同时使用长度阈值和时间阈值的队列控制策略 | 第50-51页 |
| ·基于新优先级的动态带宽分配 | 第51-55页 |
| ·带宽的预约和分配过程 | 第51-52页 |
| ·新优先级的计算 | 第52-53页 |
| ·带宽的动态分配方法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6 TWT 光突发网络仿真实验及结果 | 第56-65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流量的模拟产生 | 第56-57页 |
| ·流量研究概述 | 第56页 |
| ·泊松流量模型 | 第56页 |
| ·自相似流量模型 | 第56-57页 |
| ·TWT 光突发网络仿真实验设计 | 第57-62页 |
| ·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57-59页 |
| ·分组的设计 | 第59页 |
| ·队列的设计 | 第59-61页 |
| ·数据帧的设计 | 第61-62页 |
|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72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2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