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柃属植物形态特征 | 第10页 |
| ·柃属植物分类简史 | 第10-12页 |
| ·柃属植物种类与分布 | 第12-13页 |
| ·世界柃属植物 | 第12页 |
| ·中国柃属植物 | 第12-13页 |
| ·柃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植物抗寒性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鉴定植物抗寒性的方法研究 | 第14页 |
| ·植物抗寒性研究的主要测定指标 | 第14-15页 |
|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抗寒基因的表达调控及植物抗寒基因工程 | 第16-17页 |
| ·植物耐荫性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植物耐荫机理 | 第17-18页 |
| ·评价植物耐荫能力的指标 | 第18页 |
| ·植物耐荫性研究及耐荫强度划分 | 第18-19页 |
| ·植物抗盐性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 | 第19页 |
| ·盐胁迫对光合、呼吸系统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 | 第20页 |
| ·植物的拒盐作用 | 第20-22页 |
| 2 华东地区柃属种质资源 | 第22-28页 |
| ·主要观赏特性 | 第22页 |
| ·主要种质资源 | 第22-27页 |
| ·种的分类检索表 | 第22-24页 |
| ·浙皖地区柃属常见种主要性状 | 第24-27页 |
|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第27-28页 |
| 3 柃属扦插繁殖研究 | 第28-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30页 |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 ·扦插生根过程中的外部形态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4 柃属抗寒性研究 | 第33-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材料准备 | 第33页 |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 ·低温胁迫对柃属树种膜透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 ·低温胁迫对柃属树种SOD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低温胁迫对柃属树种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柃属植物抗寒性与细胞外渗率的关系 | 第39页 |
| ·柃属植物抗寒性与SOD活性的关系 | 第39页 |
| ·柃属植物抗寒性与脯氨酸的关系 | 第39页 |
| ·柃属抗寒指标的综合评价及应用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5 柃属耐荫性研究 | 第41-53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1页 |
| ·光补偿点(LCP) | 第42页 |
| ·最大表观量子效率(AQP) | 第42页 |
| ·最大净光合速率(Pn) | 第42-46页 |
| ·CO_2补偿点(CCP) | 第46-50页 |
| ·RuBP羧化酶的相对活性 | 第50页 |
| ·植物利用CO_2能力与耐荫性 | 第50-51页 |
| ·最大净光合速率与植物耐荫性 | 第51页 |
| ·六种柃属植物的耐荫性排序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2页 |
| ·关于柃属植物耐荫性指标 | 第51页 |
| ·柃属植物的光合—响应 | 第51-52页 |
| ·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最大表观量子效率与植物耐荫性 | 第52页 |
| ·植物利用CO_2能力与耐荫性 | 第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6 柃属抗盐性研究 | 第53-7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 ·材料来源 | 第53页 |
|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4-75页 |
|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游离脯氨酸的变化 | 第54-57页 |
| ·不同盐浓度胁迫条件下Na~+/K~+的变化 | 第57-60页 |
|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电导率的变化 | 第60-63页 |
|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叶绿素的变化 | 第63-67页 |
|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光合参数的变化 | 第67-70页 |
|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胞间CO_2浓度 | 第70-72页 |
|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气孔导度的变化 | 第72-74页 |
| ·柃属树种耐盐性综合评价 | 第74-75页 |
| ·讨论 | 第75-76页 |
| ·盐胁迫下的光合作用 | 第75页 |
| ·盐胁迫下的渗透调节物质 | 第75-76页 |
| ·耐盐性评价及指标确定 | 第76页 |
| ·盐胁迫生理变化 | 第76页 |
| ·结论 | 第76-78页 |
| 7 柃属植物资源开发运用前景展望 | 第78-84页 |
| ·柃属植物在长江以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中的地位 | 第78-80页 |
| ·柃属植物是优良的城市绿化树种 | 第80-81页 |
| ·优良地被植物 | 第80-81页 |
| ·优良绿篱植物 | 第81页 |
| ·柃属植物是优良的插花花材 | 第81-82页 |
| ·柃属植物能够提供丰富的绿色林产品 | 第82页 |
| ·柃属植物深度开发探讨 | 第82-84页 |
| ·柃属植物的适应性与抗逆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第82页 |
| ·柃属植物的栽培与园艺化有待研究 | 第82-83页 |
| ·柃属植物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有待研究 | 第83页 |
| ·柃属植物绿化苗木的产业化有待研究 | 第83-84页 |
| 附图 | 第84-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8页 |
| 详细摘要 | 第98-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