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出口税措施 | 第11-19页 |
一、 事实情况 | 第11-12页 |
二、 GATT1994 第 20 条对入世议定书的适用性 | 第12-18页 |
1. 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性质 | 第13页 |
2. GATT 1994 第 20 条能否适用于入世议定书 11.3 条 | 第13-18页 |
三、 稀土争端中出口税措施的思考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出口配额措施 | 第19-25页 |
一、 事实情况 | 第19-20页 |
二、 GATT1994 第 XI:2(A)的适用性分析 | 第20-23页 |
1. “临时性” | 第21-23页 |
2. “严重短缺” | 第23页 |
三、 出口配额措施在稀土争端中的思考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出口许可证措施 | 第25-28页 |
一、 事实情况 | 第25页 |
二、 出口许可证性质之认定 | 第25-26页 |
三、 许可条件要求的模糊是否构成了“武断” | 第26-27页 |
四、 出口许可证制度在稀土争端中的思考 | 第27-28页 |
第四章 GATT1994 第 20 条在资源出口限制争端中的适用 | 第28-33页 |
一、 GATT1994 第 20 条(G)款的适用 | 第28-31页 |
1. “可用竭的自然资源” | 第28页 |
2. “有关的” | 第28-29页 |
3. “与国内生产或消费的限制一同实施” | 第29-31页 |
4. (g)款在稀土争端中的思考 | 第31页 |
二、 GATT1994 第 20 条(B)款的适用 | 第31-33页 |
第五章 中国政府面对资源产品贸易争端的应对措施 | 第33-36页 |
一、 法律层面的应对 | 第33页 |
二、 经济层面的应对 | 第33-36页 |
1. 加强开采者管理,改善开采方式 | 第34页 |
2. 加快应用技术的提高和国内产业结构改善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1:引用案例列表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