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海洋内波混合的研究意义与现状 | 第8-11页 |
·南海基本环流介绍 | 第11页 |
·南海北部海区正压潮与内波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2004年春季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区内波与混合研究 | 第14-29页 |
·海上实验 | 第14-15页 |
·观测仪器介绍 | 第15-17页 |
·SBE 911plus CTD | 第15页 |
·LADCP | 第15-16页 |
·TurboMAP-Ⅱ微尺度剖面仪观测原理及资料处理方法 | 第16-17页 |
·资料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17-29页 |
·陆架陆坡海区九点断面观测结果分析 | 第17-23页 |
·深水定点观测(A9站) | 第23-25页 |
·耗散率观测与内波耗散参数化模型的比较 | 第25-29页 |
·湍流耗散率参数化模型介绍 | 第25-27页 |
·湍流耗散率参数化模型与TurboMAP-Ⅱ观测的比较 | 第27-29页 |
第三章:2004年秋季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区内波与混合研究 | 第29-50页 |
·海上实验 | 第29-30页 |
·资料处理与结果 | 第30-44页 |
·温度、盐度、密度分布 | 第30-32页 |
·正压与斜压运动 | 第32-34页 |
·正压流速拟合 | 第32-34页 |
·正压运动的能量通量 | 第34页 |
·斜压运动 | 第34-44页 |
·斜压流速拟合 | 第34-35页 |
·等密度面的位移和垂直速度 | 第35-37页 |
·能量密度 | 第37-40页 |
·斜压能量通量 | 第40-44页 |
·观测断面的能量收支 | 第44-50页 |
·水平能通量净收支 | 第46页 |
·底部正压流向斜压流的转化部分 | 第46-47页 |
·背景流场与斜压波动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能量通量 | 第47页 |
·观测海区的湍动能生成率 | 第47-49页 |
·观测海区的能量平衡 | 第49-50页 |
第四章:2000年南海北部陆坡定点运动模态结构演变分析 | 第50-58页 |
·锚系定点观测资料介绍 | 第50-51页 |
·锚系观测海区温盐结构与垂向层结分布 | 第51-53页 |
·水平流速的垂向模态结构随着时间的演变 | 第53-58页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