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资产管理论文

国企改制中的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研究

导言第1-11页
一、国有企事业中的知识产权第11-36页
 (一) 知识产权在国有企业中的表现第11-17页
  1、企业所处行业不同,知识产权的种类不同第12-14页
   (1) 农、林、牧、渔业等行业中的企业知识产权涉及面不广,主要的知识产权是商标和原产地标志第12页
   (2) 工业企业中涉及知识产权种类的范围较为广泛,对企业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第12-13页
   (3) 服务企业中知识产权涵盖面亦很宽广第13-14页
  2、企业自身规模不同,知识产权的范围不同第14-16页
   (1) 大型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范围广、价值大第14-15页
   (2) 中型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集中于某一方面第15-16页
   (3) 小型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种类少,价值小,有些甚至就没有第16页
  3、企业改制阶段不同,知识产权的表现重点不同第16-17页
 (二) 国企改制过程中忽视知识产权第17-26页
  1、在生产经营中对知识产权的忽视第17-23页
   (1) 专利文献的利用不足第17-19页
   (2) 专利申请的意识不强第19-20页
   (3) 商标的保护意识不足第20-21页
   (4) 商业秘密的缺乏保护第21-22页
   (5) 商号的安全、区分保护不力第22-23页
  2、在改制的具体阶段对知识产权的忽视第23-26页
   (1) 资产评估中商标、商业秘密、企业名称权等被忽视第23页
   (2) 产权界定中对知识产权的归属、保有和继承不清第23-24页
   (3) 人员分流中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疏忽第24-25页
   (4) 与债权人和解中对知识产权的利用不足第25页
   (5) 重新登记中对企业的名称权与商号等选用的欠考虑第25-26页
 (三) 国企改制中知识产权的流失第26-30页
  1、商标的侵权与流失严重第26-27页
   (1) 国企改制中商标因合资、合作而流失第26页
   (2) 国企改制中因未依法办理商标权转让手续造成的流失第26-27页
   (3) 商标侵权严重,改制国有企业商标权因而受损第27页
  2、专利、专有技术的侵权与巨大损失第27-28页
   (1) 职务发明的个人化第27页
   (2) 国有专利、技术的私有化第27-28页
   (3) 国有企业被诉“专利侵权”,损失严重第28页
  3、企业名称、商号、商誉的损失第28-30页
   (1) 国退民进中外贸企业商誉流失第29页
   (2) MBO中的知识产权流失第29-30页
 (四) 国有企业中缺乏知识产权战略第30-36页
  1、缺少专利开发与保护战略第30-32页
   (1) 缺乏专利战略意识,认为有专利的企业才需要专利战略第31页
   (2) 缺乏恰当的专利战略意识,一味追求高、精、尖,不注意市场需求第31-32页
   (3) 只重视进攻型专利战略而忽视防御型战略而受损失第32页
  2、缺乏商标战略第32-36页
   (1) 缺乏商标选择战略,为今后的商标经营留下隐患第33-34页
   (2) 缺乏商标使用战略,自己砸自己的牌子第34页
   (3) 缺乏商标保护战略,生儿不养儿第34-35页
   (4) 缺乏商标跨国战略,限制商标增值第35-36页
二、国企改制中的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第36-58页
 (一) 忽视知识产权与严重流失的主要成因第36-43页
  1、体制原因第36-41页
   (1) 产权界定不清第36-37页
   (2) 资产评估缺乏第37-39页
   (3) 职工身份不明第39-40页
   (4) 组织机构不科学第40-41页
  2、社会原因第41-43页
   (1)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第41页
   (2) 缺乏管理、组织、保护机制第41-42页
   (3) 缺乏奖惩机制第42-43页
 (二) 国企改制中知识产权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第43-52页
  1、知识产权涉及多种法律关系第43-46页
   (1) 行政法律关系第43-44页
   (2) 民事法律关系第44-45页
   (3) 刑事法律关系第45-46页
  2、主体之间利益的混杂与交织第46-49页
   (1) 国企知识产权的主体复杂多样第46-47页
   (2) 各主体间利益交织混杂第47-49页
  3、客体范围法定,相互关联第49-51页
   (1) 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的客体范围法定第49页
   (2) 改制中知识产权客体间相互交叉重叠第49-50页
   (3) 改制中的知识产权相互影响第50-51页
  4、内容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第51-52页
   (1) 职务发明中的企业权利、义务与职工义务、权利的矛盾统一第51-52页
   (2) 职务作品的权利与义务的矛盾和统一第52页
   (3) 委托发明权利与义务的矛盾与统一第52页
   (4) 其它方面权利与义务的矛盾与统一第52页
 (三) 国企改制中的知识产权在产权中的特殊性及其重要地位第52-58页
  1、国企改制中知识产权在产权中的特殊性第53-55页
   (1) 巨大的财产性第53页
   (2) 潜在的增值性第53-54页
   (3) 奇异的再生性第54页
   (4) 严格的时间性和地域性第54-55页
  2、知识产权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地位第55-58页
   (1) 知识产权是企业现代竞争力的核心第55-56页
   (2) 知识产权是国企发展能力和潜力的体现第56-57页
   (3) 知识产权直接关系到国企改制时的变现力与吸引力第57-58页
   (4) 知识产权对出资人及企业内部职工利益的维护第58页
三、国企改制中的知识产权开发与保护第58-81页
 (一) 国企改制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第58-65页
  1、国企改制所处社会环境——国企改革的发展进程第59-61页
   (1) 国企改制的社会起因第59页
   (2) 国企改制所处的阶段第59-61页
   (3) 我国当前国企改制阶段的核心与本质第61页
  2、国企改制所处法律环境——我国现行的涉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第61-64页
   (1)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法第61-63页
   (2)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法第63-64页
  3、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第64-65页
   (1) 立法保护方面的喜人的进展第64页
   (2) 在行政与执法保护方面的巨大进步第64-65页
 (二) 国企改制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第65-69页
  1、整体保护原则第66-67页
   (1) 查清家底,定份明权第66页
   (2) 全面保护,有所侧重第66-67页
  2、动态保护原则第67-68页
   (1) 促进知识产权的动态创立与产生第67页
   (2) 加强知识产权的监督与管理第67-68页
   (3) 防止知识产权的被侵权与流失第68页
  3、机制保护原则第68页
  4、利益兼顾原则第68-69页
  5、实效保护原则第69页
 (三) 国企改制中知识产权的宏观保护第69-74页
  1、制定知识产权发展保护战略第70-71页
  2、组建知识产权维护组织或人员第71页
   (1) 组建知识产权的事前创建,事中管理,事后保护机构或人员第71页
   (2) 配备适合的专业保护人员第71页
  3、建立知识产权维护的具体制度第71-74页
   (1) 建立知识产权的先期检索与定期培训制度第72页
   (2) 建立知识产权的奖惩制度第72页
   (3) 建立知识产权的评价制度与跟踪制度第72-73页
   (4) 建立改制企业工作人员的保密制度和竞业禁止制度第73页
   (5) 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组织的行政支持和财务保障制度第73-74页
 (四) 国企改制中知识产权的具体保护第74-81页
  1、“国退民进”、MBO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第74-77页
   (1) 如何公正的评估国企知识产权的价值第74-75页
   (2) 如何合理的界定知识产权的归属第75-76页
   (3) 如何有效发挥这些优势的知识产权第76-77页
  2、职工分流中知识产权的保护第77-79页
   (1) 如何留住原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第77-78页
   (2) 对于分流人员如何防止技术、秘密外泄第78-79页
  3、兼并、收购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第79-81页
   (1) 被收购、兼并时的知识产权保护第79-80页
   (2) 收购、兼并其他企业时的知识产权保护第80-81页
结语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对宁夏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高功率密度电驱动系统低谐波电源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