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新中国农地制度及其变迁研究

前言第1-27页
 一、中国农地制度研究回顾第12-15页
 二、现有观点的简要评述第15-16页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第16-17页
  第一章 农地制度的涵义及性质第17页
 一、制度的涵义第17-19页
 二、农地的涵义第19-21页
 三、农地制度的涵义及性质第21-27页
  (一) 什么是农地制度第21-23页
  (二) 农地制度的特殊性质第23-25页
  (三) 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第25-27页
第二章 新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过程第27-44页
 第一阶段 解放初期农民土地所有制阶段第27-30页
 第二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到人民公社制度阶段第30-36页
  (一) 农业合作化阶段第30-33页
  (二) 人民公社化阶段第33-34页
  (三)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阶段第34-36页
 第三阶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第36-44页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第36-41页
  (二) 这一阶段的农地制度安排所取得的绩效第41-44页
第三章 现行农地制度的特点及非均衡性分析第44-55页
 一、现行农地制度的特点第44-48页
 二、现行农地制度所导致的后果第48-51页
 三、中国农地制度非均衡分析第51-55页
第四章 我国今后的农地制度变迁第55-74页
 一、农地制度变迁的指导思路第55-60页
  (一) 我们应考虑利益激励机制第55-56页
  (二) 我们应考虑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第56页
  (三) 我们应考虑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平衡问题第56-57页
  (四) 我们要考虑非正式制度对农地制度变迁的影响第57-58页
  (五) 我们应考虑效益和公平的关系第58-59页
  (六) 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第59-60页
 二、目前关于农地制度变迁的讨论第60-64页
  (一) 农村土地国有化的观点第60-61页
  (二) 农村土地私有化的观点第61-62页
  (三) 农村土地复合所有制的观点第62页
  (四) 农村土地多元所有制的观点第62-63页
  (五) 坚持和完善现有的农地制度的观点第63-64页
 三、农地制度的变迁第64-74页
  (一) 农地所有制的完善第64-65页
  (二) 农地经营权的改革第65-67页
  (三) 明晰农地承包经营权内涵第67-69页
  (四) 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69-70页
  (五) 严格规范和限制农地的国家管理权第70-71页
  (六) 消除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第71-72页
  (七) 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第72-7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4-77页
后记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分析与程序设计研究
下一篇:数学作文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