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章节安排 | 第9-10页 |
| 第二章 嵌入式硬件平台 | 第10-18页 |
| ·嵌入式处理器 | 第10-13页 |
| ·嵌入式处理器简介 | 第10页 |
| ·ARM系列处理器 | 第10-13页 |
| ·硬件平台方案设计 | 第13-14页 |
| ·处理器选型标准 | 第13页 |
| ·硬件部件选型的其它因素 | 第13-14页 |
| ·嵌入式GIS系统硬件平台设计方案 | 第14-18页 |
| 第三章 嵌入式软件平台 | 第18-32页 |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介绍 | 第18页 |
| ·系统软件平台方案设计 | 第18-24页 |
| ·操作系统选型标准 | 第19-20页 |
| ·uC/OS与uCLinux的比较 | 第20-24页 |
| ·uClinux操作系统 | 第24-32页 |
| ·uClinux的裁剪 | 第24-25页 |
| ·uClinux开发环境 | 第25-27页 |
| ·针对实时性的解决方案 | 第27-28页 |
| ·uClinux内存管理 | 第28-30页 |
| ·uClinux多进程管理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uCLinux操作系统移植 | 第32-49页 |
| ·交叉编译环境 | 第32-39页 |
| ·建立GNU Linux交叉编译环境 | 第32页 |
| ·建立win2000下调试环境 | 第32页 |
| ·编译调试 | 第32-39页 |
| ·系统存储 | 第39-42页 |
| ·Flash存储介绍 | 第39-41页 |
| ·系统存储设计 | 第41-42页 |
| ·异常/中断处理 | 第42-45页 |
| ·S3C44BOX异常/中断处理 | 第42-43页 |
| ·uCLinux的异常/中断处理设计 | 第43-45页 |
| ·移植过程注意事项 | 第45-49页 |
| ·启动过程 | 第45-47页 |
| ·串口设置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驱动程序开发 | 第49-69页 |
| ·Framebuffer驱动 | 第49-56页 |
| ·Framebuffer设备介绍 | 第49页 |
| ·Framebuffer设备驱动程序 | 第49-55页 |
| ·S3C44BOX Framebuffer驱动框架 | 第55-56页 |
| ·NAND Flash驱动与文件系统 | 第56-69页 |
| ·K9F2808 NAND Flash设备 | 第56-58页 |
| ·K9F2808 NAND Flash芯片指令操作 | 第58-60页 |
| ·嵌入式文件系统与上层系统的接口 | 第60-65页 |
| ·NAND Flash上的文件系统 | 第65-66页 |
| ·MTD内存技术设备 | 第66-69页 |
| 第六章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调试技术 | 第69-75页 |
| ·ARM开发的调试方法概述 | 第69-70页 |
| ·逻辑分析仪在嵌入式开发调试中的应用 | 第70-75页 |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参考网址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