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问题的研究
引言 | 第1-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股份回购的目标与必要性 | 第16-26页 |
一、 股份回购的主要类型 | 第16-19页 |
(一) 按股份回购的方式分类 | 第16-19页 |
(二) 按股份回购的动机分类 | 第19页 |
二、 股份回购的主要目标 | 第19-22页 |
(一) 稳定公司股价,维护公司形象 | 第19-20页 |
(二) 优化资本结构,以提高股票内在价值 | 第20页 |
(三) 防御外部接管 | 第20-21页 |
(四) 方便避税 | 第21页 |
(五) 建立股票期权及员工持股制度的需要 | 第21页 |
(六) 收缩经营的需要 | 第21页 |
(七) 作为股利的替代方法 | 第21-22页 |
三、 我国实施股份回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第22-26页 |
(一)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可行性 | 第22-23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第二章 股份回购的理论与模型 | 第26-32页 |
一、 股份回购的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一) 股利或个人税赋假说 | 第26-27页 |
(二) 杠杆假说: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率 | 第27页 |
(三) 信息或信号假说:传递公司内幕消息 | 第27-28页 |
(四) 防御外来收购假说 | 第28页 |
(五) 债券持有人征用假说 | 第28页 |
(六) 股东间的财富转移假说 | 第28-29页 |
二、 股份回购的模型 | 第29-32页 |
(一) 股份回购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29页 |
(二) 股份回购的基本模型 | 第29-32页 |
第三章 股份回购与上市公司的相关利益 | 第32-40页 |
一、 股份回购与股东价值 | 第32-34页 |
二、 股份回购与公司经营效益 | 第34-36页 |
三、 股份回购与公司资本结构 | 第36-40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实践经验 | 第40-52页 |
一、 我国股份回购的早期尝试 | 第40-41页 |
(一) 小豫园并入大豫园案 | 第40页 |
(二) 陆家嘴减资回购案 | 第40-41页 |
(三) 厦门国贸减资回购案 | 第41页 |
二、 我国近期股份回购的实践 | 第41-45页 |
(一) 现金回购类型 | 第41-43页 |
(二) 资产回购类型 | 第43-44页 |
(三) 债权回购类型 | 第44-45页 |
三、 股份回购的经验分析 | 第45-52页 |
(一) 股份回购对公司股本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二) 股份回购对公司财务数据的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三) 公告期的累计超常收益率(CAR)分析 | 第48-49页 |
(四) 财富效应分析 | 第49-51页 |
(五) 回购后经营业绩的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股份回购的定价、资金来源和支付方 | 第52-59页 |
一、 股份回购的定价分析 | 第52-54页 |
(一) 研究股份回购定价的意义 | 第52页 |
(二) 判断股票回购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准 | 第52-53页 |
(三)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价格的确定方法 | 第53-54页 |
二、 股份回购的资金来源分析 | 第54-56页 |
(一) 研究股份回购资金来源的意义 | 第54页 |
(二) 我国目前对股份回购资金来源的规定 | 第54-55页 |
(三)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资金来源的探讨 | 第55-56页 |
三、 回购资金的支付方式分析 | 第56-59页 |
(一) 影响支付方式选择的基本因素 | 第56页 |
(二) 国外常见的支付方式及特点 | 第56-57页 |
(三) 我国股份公司的特殊性和支付方式探讨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