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IP移动性管理及与GPRS互通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插图目录第8-12页
List of Figures第12-20页
表目录第20-18页
List of Tables第18-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34页
   ·背景介绍第22-26页
     ·移动计算与移动计算网络第22-23页
     ·移动互联网若干解决方案及应用框架的分析第23-26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6-31页
     ·移动IP的移动切换技术第27-29页
       ·低时延切换第28页
       ·快速切换第28页
       ·平滑切换第28-29页
       ·层次型移动IPv6第29页
     ·移动IP的路由优化方法综述第29-30页
       ·基于QoS的策略第29页
       ·基于网络的策略第29-30页
       ·基于定时器的策略第30页
       ·基于切换的策略第30页
     ·移动IPv4与GPRS的融合第30-31页
   ·论文的动机和目的第31-32页
   ·本文的贡献第32-33页
   ·论文章节的安排第33-34页
第二章 移动IP的移动性管理第34-52页
   ·引言第34页
   ·移动性管理第34-35页
   ·移动IP体系结构第35-47页
     ·移动IPv4综述第36-42页
       ·移动IP的标准化第36页
       ·移动IP解决的问题第36-37页
       ·移动IP的应用范围第37页
       ·移动IP的设计要求第37-38页
       ·移动IP的设计目标第38页
       ·设计移动IP的前提条件第38页
       ·移动IP的功能实体第38-39页
       ·移动IP的工作机制第39-42页
     ·移动IPv6综述第42-47页
       ·基本操作第43-44页
       ·绑定管理第44-45页
       ·动态家乡代理地址发现第45-46页
       ·对所有IPv6节点的要求第46-47页
   ·移动IP的移动性管理第47-52页
     ·移动IP位置管理第48-49页
     ·移动IP切换管理第49-51页
     ·尚待解决的问题第51-52页
第三章 一种新的移动IP移动性管理策略第52-69页
   ·引言第52-53页
   ·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第53-59页
     ·协议描述第53-54页
     ·快速切换机制的分类第54页
     ·预先切换第54-56页
     ·基于隧道的切换第56-59页
   ·移动IPv6的平滑切换技术第59-60页
     ·框架描述第59-60页
     ·移动控制网络协助/不协助切换(MCNA)第60页
     ·网络控制移动协助切换(NCMA)第60页
   ·一种新的移动IPv6移动性管理策略第60-63页
     ·IP网的网络结构第61-62页
     ·一种新的移动IPv6移动性管理策略第62-63页
   ·性能分析第63-66页
     ·仿真模型第63页
     ·代价计算第63-65页
       ·传统策略的绑定代价和发送代价第64-65页
       ·改进策略的绑定代价和发送代价第65页
     ·结果分析第65-66页
   ·小结第66-69页
第四章 移动IP切换的路由优化第69-90页
   ·前言第69页
   ·分析模型第69-79页
     ·基于指数分布定时器的路由优化策略第71-74页
     ·基于周期性定时器的路由优化策略第74-76页
     ·基于伯努利分布的路由优化策略第76-79页
   ·仿真模型第79-80页
   ·结果与讨论第80-84页
   ·小结第84-90页
第五章 一种新的移动IP与GPRS的融合方案第90-109页
   ·引言第90页
   ·GPRS简介第90-92页
   ·GPRS与IP网的互通第92-95页
     ·GPRS接口和参考点第92-93页
     ·GPRS与IP网连接的接入方式第93-95页
       ·透明接入第93-94页
       ·非透明接入第94-95页
       ·GGSN同时支持透明和非透明接入第95页
   ·GPRS网中IP地址的分配第95页
   ·GPRS终端用户通过GPRS网与IP网通信的过程第95-97页
   ·移动IP与GPRS的融合的必要性第97-103页
     ·目前的解决方案及存在的缺陷第97-98页
     ·一种新的移动IPv4与GPRS的融合方案第98-103页
       ·移动IPv4与GPRS融合方案的设计目标第98页
       ·移动IPv4与GPRS融合方案的体系结构第98-99页
       ·移动IPv4与GPRS融合的工作机制第99-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实现与功能测试第103-108页
     ·JPG-GPRS的总体设计第103-106页
       ·JPG-GPRS的开发目标第103页
       ·JPG-GPRS软硬件平台第103-106页
     ·系统集成测试第106-108页
   ·小结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下一篇:金融机具制造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战略——以“中国工商银行广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