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 1.1 火法炼锌概述 | 第9-11页 |
| 1.1.1 竖罐炼锌 | 第9-10页 |
| 1.1.2 电炉炼锌 | 第10-11页 |
| 1.2 湿法炼锌概述 | 第11-13页 |
| 1.3 ISP工艺简述 | 第13-23页 |
| 1.3.1 ISP艺简介 | 第13-15页 |
| 1.3.2 ISP烧结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15-19页 |
| 1.3.3 烧结用粘结剂评述 | 第19-23页 |
| 第二章 韶冶ISP烧结工艺 | 第23-28页 |
| 2.1 韶冶ISP烧结工艺 | 第23-24页 |
| 2.2 韶冶的原料状况 | 第24-26页 |
| 2.2.1 硫化铅矿 | 第24-25页 |
| 2.2.2 硫化锌精矿 | 第25页 |
| 2.2.3 硫化铅锌混合精矿 | 第25-26页 |
| 2.2.4 韶冶原料今后的采购方向 | 第26页 |
| 2.3 韶冶的技术改造 | 第26-27页 |
| 2.4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烧结焙烧的理论基础 | 第28-37页 |
| 3.1 烧结焙烧反应的热力学 | 第28-33页 |
| 3.1.1 Zn—S—O系化学位图 | 第28-31页 |
| 3.1.2 Pb—S—O系化学位图 | 第31-33页 |
| 3.2 烧结焙烧反应的动力学 | 第33-37页 |
| 3.2.1 硫化物焙烧反应速度模型 | 第33-34页 |
| 3.2.2 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反应速度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影响烧结结块率的因素 | 第37-45页 |
| 4.1 提高烧结结块率的意义 | 第37-38页 |
| 4.2 影响因素 | 第38-45页 |
| 4.2.1 精矿物化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 4.2.2 炉料的影响 | 第38-44页 |
| 4.2.3 烧结供风系统的能力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提高烧结块率的技术改造 | 第45-50页 |
| 5.1 改造的基本思路及方案 | 第45页 |
| 5.2 烧结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 5.2.1 2~#风机 | 第45-46页 |
| 5.2.2 0~#系统 | 第46页 |
| 5.3 烧结两个系列供风系统的改造 | 第46-48页 |
| 5.3.1 Ⅱ系列供风制度改进 | 第47页 |
| 5.3.2 风机更型 | 第47-48页 |
| 5.3.3 实现2~#风机部分返烟 | 第48页 |
| 5.4 改造效果 | 第48-50页 |
| 5.4.1 烧结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 | 第49页 |
| 5.4.2 烧结块质量稳中有升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提高烧结块率的试验研究 | 第50-62页 |
| 6.1 粘结剂的选择 | 第50-57页 |
| 6.1.1 物料的基础性能 | 第50-52页 |
| 6.1.2 粘结剂的选择与确定 | 第52-57页 |
| 6.2 工业试验 | 第57-62页 |
| 6.2.1 工业试验设备与方法 | 第57-58页 |
| 6.2.2 工业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钟勇同志学习期间(2000年~2003年)个人业绩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