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金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催化特性 | 第14页 |
·纳米金催化剂的应用 | 第14-17页 |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7-21页 |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LDHS)材料 | 第23-29页 |
·LDHs 的结构 | 第24-25页 |
·LDHs 的性质 | 第25页 |
·LDHs 的制备方法 | 第25-27页 |
·LDHs 的应用 | 第27-29页 |
·环氧苯乙烷及其制备方法简介 | 第29-31页 |
·卤氧化法 | 第29页 |
·过氧化物法 | 第29-30页 |
·以空气或氧气为氧源的过氧化物法 | 第30-31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意义和研究任务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2-41页 |
·主要试剂以及仪器 | 第32-33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32-33页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3-35页 |
·催化剂载体 LDH 的制备 | 第33-34页 |
·均相沉积沉淀法(DP)制备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 Au/LDH-DP | 第34页 |
·胶体沉积法(CD)制备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 Au/LDH-CD | 第34-35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5-37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35-36页 |
·元素分析(ICP-ES、XRF) | 第36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6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和 HRTEM) | 第36页 |
·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 | 第36-37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7页 |
·催化剂活性的评价 | 第37-41页 |
·苯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 第37页 |
·对氯苯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 第37页 |
·结果分析检测 | 第37-41页 |
第三章 Au/LDH 催化剂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 第41-57页 |
·引言 | 第41页 |
·Au/LDH 催化剂材料的结构特征 | 第41-46页 |
·元素分析(ICP-ES) | 第41-42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第42-44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44-46页 |
·Au/LDH 催化剂材料的形貌特征 | 第46-55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46-47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和 HRTEM)分析 | 第47-54页 |
·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分析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Au/LDH 催化剂材料的催化环氧化反应性能 | 第57-72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苯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 | 第58-69页 |
·Au/LDH-DP 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 | 第58-60页 |
·不同制备方法的 Au/LDH 催化剂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0-64页 |
·溶剂对 Au/LDH 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Au/LDH 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 | 第65-69页 |
·4-氯苯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2-7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