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数字随动系统实验平台和基于Internet的远程工控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目录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2页
   ·远程实验建设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第7-8页
   ·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第8-9页
   ·远程实验室的建设与研究第9-17页
     ·ASP技术第9-11页
     ·关系型数据库基本原理第11页
     ·B/S构架第11-12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12-13页
     ·TCP/IP协议第13-14页
     ·WinSocket原理第14-15页
     ·远程控制的概念第15-16页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软件的开发第16页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的发展前景第16-17页
   ·现场总线与CAN总线第17-20页
     ·现场总现的发展第17-19页
     ·CAN总线概述第19-20页
   ·课题研究内容与思路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研究思路第20-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网络实验室教学管理平台总体设计第22-35页
   ·网络实验室的支撑环境及其实现第22-25页
     ·网络实验平台的硬件,软件支撑环境第22-23页
     ·网络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第23-25页
   ·网络实验平台及其后台数据库的实现第25-28页
     ·网络实验平台的软件开发思想第25-27页
     ·基于ASP的动态页面设计模型第27-28页
   ·本系统后台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第28-33页
     ·SQLServer数据库技术第28页
     ·本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第28-30页
     ·用ASP技术实现B/S构架系统第30-33页
     ·ASP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第33页
   ·远程实验平台的安全机制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电机模型及控制算法设计第35-47页
   ·电机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电流环和速度环的数学模型第36-38页
   ·速度环控制器设计和仿真第38-42页
     ·PID算法设计第38-40页
     ·智能PID控制算法设计第40-41页
     ·算法仿真第41-42页
   ·位置环调节器设计和仿真第42-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核心控制器的嵌入式设计第47-78页
   ·现场控制器的结构设计第47-48页
   ·系统主电路的设计第48-57页
     ·CPU和存储器电路第48-50页
     ·8279键盘和显示电路第50-52页
     ·测速双通道记数电路第52-53页
     ·12位D/A转换电路第53-54页
     ·A/D输入预处理电路第54-55页
     ·码盘信号处理电路第55-57页
   ·电气驱动模块的设计第57-61页
     ·主要元器件的选择第58-60页
     ·电气驱动模块电路设计第60-61页
   ·串行通讯电路第61-62页
   ·速度和位置测量第62-67页
     ·测速方法的选择第62-66页
     ·位置测量方法第66-67页
   ·系统的软件设计第67-69页
     ·开发环境的选择第67-68页
     ·系统程序流程设计第68-69页
   ·现场控制器的硬件、软件调试和结果分析第69-71页
     ·硬件电路的调试第69-71页
     ·软件的调试第71页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第71-77页
     ·供电系统抗干扰措施第72页
     ·硬件抗干扰设计第72-74页
     ·软件抗干扰设计第74-76页
     ·数据抗干扰方案第76-77页
     ·数据通信抗干扰第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CAN通讯实验器的设计与分析第78-103页
   ·CAN技术及其协议体系概述第78-80页
     ·CAN协议的层次模型第78-80页
   ·CAN总线通信板的硬件设计第80-87页
     ·CAN总线核心器件的选择第80-81页
     ·CAN总线驱动器82C250第81-83页
     ·锁存器及存储器的选择第83-85页
     ·CAN通信器接口电路第85-86页
     ·CAN通信器ID即按键输入部分第86页
     ·CAN通信器人机交互(数码管显示)部分第86-87页
     ·串行通讯接口电路第87页
   ·CAN通讯器软件设计第87-96页
     ·软件流程设计第87-89页
     ·初始化程序设计第89-91页
     ·数据发送及接收部分程序第91-94页
     ·通讯协议的实现第94-96页
   ·CAN性能指标分析第96-102页
     ·性能指标的确定第96-98页
     ·CAN总线性能指标的计算第98-100页
     ·CAN网络信息成功发送周期时序分析第100-101页
     ·仿真实验第101-102页
     ·性能总结第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网络实验平台监控软件设计第103-116页
   ·监控界面与数据显示的设计第103-105页
   ·PC机和CAN总线通信程序的设计第105-109页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第105-108页
     ·PC机并行口通信程序设计第108-109页
   ·远程控制的实现第109-115页
     ·Socket编程的基本概念第109-110页
     ·本程序套接字应用原理第110-112页
     ·远程控制监控程序的介绍第112-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第七章 结束与展望第116-118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6页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株功能阻断型CD154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冷冻法固定化微生物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技术研究